47家*ST公司預告扭虧 “批量摘帽”或成大概率
目前是上市公司年報集中披露期,記者通過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顯示,截至昨日,已有47家*ST公司發布了業績扭虧預告,“批量摘帽”將成為大概率事件。

另外,記者通過檢索“退市風險”查詢上市公司公告顯示,截至2月19日,滬深兩市今年共有60條“退市風險提示公告”,共涉及上市公司37家,目前已經有5家公司發布了“關于申請撤銷公司股票退市風險警示”的公告,另外32家公司發布了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的警示公告。
5家發布申請撤銷公司股票退市風險警示的公司分別是,*ST亞星、*ST江泉、工大高新、ST景谷、中油資本。
據記者了解,“保殼”成功的上市公司中,通過出售資產、重組等方式扭虧成為共性。
2月4日,*ST工新披露的年報顯示,2016年公司實現營收同比增長96.61%,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達到7658.02萬元,“保殼”成功。不過,公司扭虧主要是靠出售資產所致。
2月14日,*ST江泉發布年報,去年全年盈利逾4455萬元,公司向上交所提出撤銷退市風險警示的申請。另外,ST景谷也表示,因公司去年凈利潤為正,故而提出申請撤銷公司股票退市的風險警示。
同樣,提出申請撤銷公司股票退市風險警示的*ST亞星,公司去年業績如果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公司的凈利潤依然為虧損。年報顯示,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4.57億元,同比增長11.1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78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1.4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油資本的前身是*ST濟柴,根據上市規則,在退市風險警示期間,公司進行重大資產重組且已滿足相關條件。今年1月16日,公司獲注資755億元中石油金融資產,公司重組實施完畢直接更名石油濟柴,2月10日起,公司又更名為中油資本。
在業內人士看來,通過獲得政府補助、出售資產、賣房、大股東易主等形式一直是*ST公司保殼常用的手法。不過,獲得“新生”的*ST公司,它們能否在資本市場實現“鳳凰涅槃”,還要看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實力。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