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力鋰能提交招股書 主營產品先進性不足或成“絆腳石”

發布時間:2022-02-24 15:14:45
編輯: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字體:

主營產品先進性或有不足

《紅周刊》發現,可比公司長遠鋰科的三元材料售價僅次于天力鋰能,兩公司“5系三元材料”(簡稱“5系產品”)在報告期對“三元材料”整體收入貢獻均較大,其中,天力鋰能在86.59%以上,而長遠鋰科在64%以上。在“5系產品”上,天力鋰能在報告期內售價降幅較為明顯,以天力鋰能和長遠鋰科“5系產品”價格對比差異率看,兩者之間價格差異率由2018年0.89%下降至2020年的-11.31%(見表3),即天力鋰能“5系產品”價格由原本稍高于長遠鋰科,轉變成大幅低于長遠鋰科。若結合上文談到的市場占有率下滑事實,則說明天力鋰能雖然希望通過大幅降價維持自己市場地位,但結果仍差強人意,可謂是失了“面子”,也失了“里子”。

表3:天力鋰能與長遠鋰科“5系產品”價格比較(單位:萬元)

來源:招股書

進一步分析兩家公司“5系產品”結構,不難發現長遠鋰科的單晶產品占比較高,而天力鋰能則以多晶產品為主。據公開資料顯示,單晶與多晶“5系產品”相比,具備一次晶體顆粒更大、比容量更低、熱穩定性更好、更能抑制副反應發生減少高電壓下產氣、循環性更高等特點,更適合應用在對倍率性能要求不高而對循環壽命要求較高的領域,比如新能源汽車領域。而天力鋰能的多晶“5系產品”則主要用于小動力市場,比如電動自行車領域。

公開資料也顯示,在三元鋰電池領域,高鎳及低鈷化已經成為行業技術升級的方向,而單晶及包覆產品相較于傳統的多晶產品表現出了更佳的性能。對于天力鋰能而言,雖然多晶“5系產品”是維持公司業績的主要支柱,但其產品性能的局限性,或在一定程度會限制公司的銷售領域和銷售規模,進而可能影響到公司的市場份額。

應用于電動汽車的產品銷售占比正逐年下滑

在招股書中,天力鋰能稱自己具備多晶、單晶、包覆型產品生產能力,生產的三元材料產品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產品不存在本質差別,不屬于落后產品,在主打小型動力鋰電池領域的同時,依靠穩定的產品質量和性能,已經有部分產品進入到新能源汽車市場,向包括星恒電源、蜂巢能源、中航鋰電、橫店東磁、鵬輝能源等在內的重點客戶供貨,形成一定規模。

可事實上,《紅周刊》發現,天力鋰能報告期內應用于電動汽車領域的產品不僅銷售額占比是在不斷下降外,銷售金額同樣在大幅下滑,由2018年的17378.47萬元、占比19.20%,下降到2020年2125.43萬元、占比1.72%(見表4)。

表4:三元材料產品最終下游應用領域的收入占比 (單位:萬元)

來源:招股書

對此情況,公司雖然解釋稱,應用于電動汽車產品收入規模下降是源于已有客戶受下游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客戶資金緊張、經營狀況不佳等原因收縮了業務規模;部分客戶退出電動汽車領域而銷售規模減少;為防范信用風險公司停止對部分應收款逾期客戶發貨。但從公司產品應用到下游的分類可知,其應用于電動汽車用產品的收入規模下降,極可能與近兩年磷酸鐵鋰的快速發展,下游企業進行產業調整有關。

譬如在2018年和2019年,天力鋰能下游客戶就因生產計劃調整為磷酸鐵鋰而取消了對公司的訂單。進入2020年,隨著下游終端對電池包安全性要求上升,磷酸鐵鋰材料市場份額進一步明顯上升,一定程度上擠占了三元材料的市場份額。據高工產研(GGII)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三元材料出貨量為24萬噸,同比增長僅為24.7%,而磷酸鐵鋰出貨量為12.4萬噸,同比增長40.8%。2019年~2021年,磷酸鐵鋰出貨量占比上升了3個百分點,至25%。在磷酸鐵鋰材料市場份額的逐年擴大下,公司現有三元產品,特別是技術相對落后的多晶產品要想擴大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占有率,顯然是有一定困難的。

研發投入遠不及同行

招股書披露,2021年上半年,天力鋰能新能源汽車用三元材料實現收入2777.05 萬元,雖然這一規模超過 2020年全年水平,但在總收入中占比卻僅有4.03%,遠低于2019年的11.23%占比。

對于一家正處成長期的企業,穩定的客戶源是有利于企業發展的,可《紅周刊》卻發現,在天力鋰能電動汽車領域的客戶群體中,穩定、持續的客戶僅有星恒電源、蜂巢能源兩家,這對于想擴大產品應用場景的天力鋰能來說,顯然是需要進一步加大這方面銷售投入,擴大客戶銷售范圍的。

近年來,隨著中國購買力和綜合實力的提升,消費者對車形象、性價比及個性化設計的追求,新能源汽車企業進入高端市場已成為了趨勢,而招股書披露天力鋰能所面向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產品主要應于低端市場,譬如東風小康、通用五菱、瑞馳、奇瑞等國產電動汽車品牌,這些品牌的電動汽車普遍售價低于10萬。據某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實控人告訴《紅周刊》,從追求經濟效益角度出發,入門級轎車的純電動汽車電池組的造價占整車的造價比重約為30~40%,此外再算上各類系統、配件、電機驅動等,工廠、經銷商、4S店的層層加價,即便售價為十二三萬,車企的利潤也攤的很薄。而在這樣的現實中,公司針對汽車低端市場的銷售業務利潤空間顯然是有限的,若明顯提價就會失去部分客戶。

那么進軍高端電動汽車市場呢?對于天力鋰能而言,這就需要公司加大研發投入能力了,可事實上就公司目前披露的研發情況看,研發費用率卻是在逐年減少中,專利數據也比同業公司要少。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內,天力鋰能在營收規模持續增長的同時,研發費用率分別僅為3.42%、3.36%和3.13%,而同期同行業的平均值卻分別為4.12%、4.22%和4.21%。發明專利數量上,天力鋰能有6項,而可比公司容百科技有56項、當升科技有46項、長遠鋰科有32項、杉杉能源有35項、廈鎢新能有39項,即便是與同樣涉足“自行車及電動工具”的杉杉能源相比,兩者之間也相差了29項。

總之,對于天力鋰能來說,如果其不能盡快提高自身研發實力,提升自有產品競爭力,積極向高端市場進軍,那么其目前的低毛利率現狀就將是很難改變的,即使是此次能夠獲批上市,成長空間也是相對有限的。

(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

標簽: 天力鋰能 提交招股書 主營產品 先進性不足

   原標題:天力鋰能提交招股書 主營產品先進性不足或成“絆腳石”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