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創新發展水平居全國第二方陣偏后位置 但潛力巨大
2021年,從河南省第一個智慧島掛牌,再到重建重振的河南科學院揭牌,從人才強省戰略到呼喚院士返豫,河南用實際行動表明了對科技創新的重視和對創新人才的渴求。
新的一年,人才強省怎么建?如何才能讓人才這股源頭活水滋養科技創新?如何助推河南實現高質量發展?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對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一起聆聽他的建議與思路。
創新篇
河南創新發展水平居全國第二方陣偏后位置,但潛力很大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創新怎樣成為驅動河南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
張燕生:首先要確認河南的發展階段。我用一個指標(研發經費投入/GDP)看中國,可以把中國的省級經濟分成三個不同發展動能驅動的階段。
有6個省份現在處于第一方陣——即已經進入創新驅動發展方陣,這6個省份分別是北京、上海、天津、廣東、江蘇、浙江,其研發強度超過發達國家(OECD)的平均水平,這些省份的創新人才、大學、科研院所、創新驅動的龍頭企業是最多的。
第二個方陣研發強度低于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但是高于1.6%的標準線,這個方陣有12個省份,河南2020年研發強度1.64%,排在第二方陣靠后的位置,第二方陣的發展動能是靠投資驅動的,擁有的大學、科研院所、創新驅動的龍頭企業相對較少。
第三個方陣則是研發強度低于1.6%,發展動能依然是資源驅動,大約有13個省份。
河南屬于第二方陣投資驅動板塊偏后的位置,那么這種情況下,河南怎么推動高質量發展,怎么才能讓創新成為第一動力、人才成為第一資源、發展成為第一要義?我認為首先要用好河南現有的創新資源、人力資源和產業基礎,嚴格來講,河南是人才大省,現有的人才、現有的大學、現有的科研院所、現有的產業基礎的潛力如果能發揮好的話,我覺得河南的創新潛力是非常大的。
釋放創新潛力,要解決三個問題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怎樣才能釋放現有的創新潛力?張燕生:要想充分發揮河南高質量發展的創新潛力,首先要解決好三個問題。
第一是體制機制。“河南人+好制度”,什么是好制度?要思考現有的人才體制機制是否符合常識、符合規律、符合基本邏輯,是否做好了科技創新“十年磨一劍”的長期準備,是否有構建符合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關鍵共性技術研究、開發試驗研究等不同環節、不同階段創新內在規律的相關體制機制和激勵安排。
河南有很多優秀的人,河南人的聰明才智也足夠多,但是河南人的創新潛力要釋放,就得有好制度,尤其要有好的營商環境。
第二是創新生態。科技創新是講生態環境的,就是要在3歲、8歲、18歲不同成長階段要有不同的“打法”。河南的科技創新政策也應該注意精準施策,在不同的階段要有不同的應對策略和目標,不要用18歲的條件來要求3歲的創新主體。創新生態是全方位開放的,創新戰略要講究“來的都是客”,只要愿意在河南創業創新,或者說愿意跟河南創新主體一塊從事創新合作的都應該歡迎,這非常關鍵,河南人要有胸懷,開放創新。
第三要營造跨省域的創新網絡。大學少,基礎研究有難度怎么辦?跨省域合作特別重要;另外,河南要學會借力,借全球之力,借全國之力,借全省之力,借來人才、企業等幫助河南建立自己的創新環境、創新能力,補足河南的創新鏈和短板。
此外,河南要用好北交所、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新加坡交易所等資本市場,鼓勵河南企業上市、股權融資或發債等,用現代金融為河南科技創新助力。
合格員工最有用,重視大學,更要重視職業教育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短期來看,如何才能讓人才這股源頭活水滋養科技創新?
張燕生:我認為河南人力資源目前最重要的是培養“合格員工”。
可以學習德國的教育,一半的孩子學知識,一半的孩子學技能,職業教育有職業教育的中專、職業教育的大專、職業教育的本科、職業教育的碩士班,甚至職業教育的博士班,學技術的孩子也可以做高級技師、做大師,也可以做院士。
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覺得不要一說人才就是“高大上”,“高大上”來了沒用,合格員工最有用。
有了合格員工,高技術企業就回來了,高技術企業來了,它的高技術研究中心就來了,它的大學、科研院所也會隨之而來,然后世界頂級的科學家也一定會來。如果河南有一支合格的現代化產業工人隊伍,其他省市、其他國家和地區都沒有,那河南一定是現代產業中心、現代創新中心。
因此,河南要做好基礎工作,培養合格員工,建立雙軌制的教育體系,重視大學,更要重視職業教育,因為它涉及建立整個省的產業優勢技術。
外貿篇
2022年上半年中國進出口仍可能保持強勁增速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2022年,中國出口的“高光時刻”還可以延續嗎?中國外貿發展可能會面臨哪些風險點?
張燕生:中國加工配套生產能力及履約能力等確實很強,但這里就涉及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如果中國的外貿增長特別好,就意味著貿易不平衡有日益擴大的風險,貿易日趨不平衡就可能導致貿易摩擦、貿易沖突、貿易保護主義等,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覺得還是要力爭保持貿易平衡。
2022年上半年中國的進出口仍然可能保持比較強勁的增速,主要取決于全球供應鏈的恢復程度。
此外,中國作為有責任感的世界大國,一定會追求貿易平衡,不會靠“動別人的奶酪”來發展,因此這也是為什么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辦上海進口博覽會的國家。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應對這些風險,外貿物流企業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張燕生: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看到有一些非常積極的因素,例如數字貿易、綠色貿易、服務貿易、離岸貿易、普惠貿易等新型貿易發展得非常快。新型貿易跟傳統貿易不一樣的地方在于,傳統貿易更多是跨國公司內部貿易,是基于國際工序分工形成的貿易方式,而新型貿易則是基于數字技術革命、綠色革命、消費革命而發展起來的,有跨境電商、數字貿易、小額貿易、離岸貿易的特點,并且新型貿易的采購、物流、分銷等供應鏈也和傳統的不同。
另一方面,AI革命、數字革命,通過大數據、云計算、工業互聯網,滿足個性化需求、小批量需求、定制化需求,外貿變得越來越多元,也越來越精準。加上RCEP和雙循環戰略結合帶來的利好,中國和東亞、東南亞的經濟聯系會更加緊密,和“一帶一路”的聯系、和美歐第三方市場的合作聯系也會更加緊密。
因此,對于企業來說,從微觀層面還是較為積極的,可以通過跨境電商數字技術等,推動新型的全球化、推動新的貿易投資方式、推動新的供應鏈的合作形式,通過數字賦能、綠色賦能,提升中國外貿的國際競爭力。(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郝瑞鈴)
-
無相關信息
- 河南創新發展水平居全國第二方陣偏后位置
- 業內人士:未來各地將以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
- 澳大利亞S&P/ASX200指數1月24日(周一)開
- 中證報:穩增長打出組合拳 經濟“開門穩”
- 美國方面命令外交官家屬離開駐烏克蘭大使館
- 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加速 電網投資步入快車道
- 據法新社:有當地居民稱,布基納法索總統府
- 美、布兩油期貨短線走高,布倫特原油期貨漲
- 法國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01614例 累計確
- 據日本讀賣新聞:日本將新增16個地區進入新
- 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在過去24小時內新增1169
-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JHU)的數據
- 巴西在過去24小時內新增135080例新冠肺炎確
- 當地時間1月23日清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英
- 據日經新聞:日本著眼于通過降稅措施來促進
- 俄羅斯國防部:西方將烏克蘭作為試驗區,利
- 消息:歐洲央行管委雷恩預計,未來兩年歐元
- 七部門促進綠色電力消費:加強高耗能企業使
- 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北愛爾蘭議定書是關于
- 中信建投:近期負面擔憂基本已經被市場反應
- 海通國際孫明春:實現碳中和,需要負責任消
- 歐盟:若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襲擊,歐盟將很
- 日本全國農業協會聯合會等團體宣布將實現塑
- 美國國家過敏癥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美
- 爭議中部分基金開始減倉,基金經理:新能源
- 廣發策略:如何運用低PEG策略“高-低”區配
- 中國地震臺網自動測定:01月23日20時24分在
- 銀保機構IT外包風險頻發 監管定調將“分級
- 國盛策略:市場因何背道而馳?農歷年行情可
- 疫情之下海南如何加速旅游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