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為什么能戰勝北上深被G20選中 G20為什么在杭州舉行?(3)
馬云后來說:
阿里巴巴來到杭州,很多人問我為什么(總部)不在北京、上海,而選在杭州。我創業那會兒諾基亞很棒,它的總部在芬蘭一個小島上,所以重要的不是你在哪里,而是你的心在哪里,你的眼光在哪里。北京喜歡國有企業,上海喜歡外資企業,在北京上海我們什么都不是,要是回杭州,我們就是當地的“獨生子女”。
發展至今,很難說是杭州成就了阿里,還是阿里成就了杭州。但公認的是,杭州依靠這次出牌,完成了量級上的跨越。
最典型的表現就是,當前在國內經濟整體下行的背景下,有兩座城市的數據卻很搶眼,一座就是杭州,另一座是重慶。兩座城市今年上半年的增速都達到兩位數,在全國26個主要一二線城市當中分列一二名。

數據來源:統計局
杭州與重慶各有特色,因此,有人認為,“重慶模式”和“杭州模式”代表了中國經濟的兩種道路。
兩種模式有什么不同?一言以蔽之,重慶模式重心在第二產業,杭州模式重心在第三產業。

數據來源:統計局
“杭州模式”的特點是以服務業立足,尤其是與互聯網相關的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大數據等產業發展極快,信息經濟對杭州2015年GDP增長的貢獻率已經超過50%。
“重慶模式”的特色在于,其工業化道路的轉型比較成功,已成為全國最大汽車生產基地,筆記本電腦產量占比亦達全球四成。與其他內陸地區簡單承繼勞動密集型的產業不同,重慶重視產業鏈延伸和集群優勢,把加工貿易的“微笑曲線”大部分留在了重慶。
在重慶、杭州的雙峰并峙中,杭州模式被認為更具前沿性和趨勢性。
互聯網的嵌入和生長,幫助這個城市彎道超車,杭州從一個以旅游為主打標簽的二線城市,升級為具有全局輻射力的中心城市。
4天堂與硅谷
彎道超車的過程中,杭州的氣質也在變。
“天堂硅谷”是杭州最新的一個稱呼。天堂,代表好山好水,悠閑的一面;硅谷,代表創業創新,拼搏的一面。
杭州不再是單純的慢生活城市,而有了快節奏和拼搏氛圍。
由阿里巴巴開始,杭州逐漸形成了一個互聯網生態圈。
這里有產業集群的效應。比如中國第一座互聯網金融大廈落戶在杭州,吸引了一大批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入駐,包括我們熟悉的螞蟻金服、挖財、銅板街、51信用卡、恒生電子、數米基金網等。在互聯網金融的企業集群方面,杭州走在前面。
另一方面,阿里巴巴會根據員工入職先后編排公號,如今已排到了十多萬,其中離開的有六七萬人,很多都選擇留在杭州創業或發展,阿里系成為了杭州創業圈中的第一大系(阿里巴巴lPO后出來創業的阿里系、浙大為代表的高校系、以千人計劃人才為代表的海歸系,以及創二代、新生代為代表的浙商系,是杭州四大創業系,俗稱“新四軍”)。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