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投放中華鱘:以保護長江生態資源(2)

市農業綜合執法總隊相關負責人向軍告訴記者,當天放流200斤中華鱘2條、120斤2條、60斤6條,20至35厘米中華鱘1000尾。另外還投放胭脂魚一萬尾,1-2斤的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鳙魚)2000多尾。
中華鱘作為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距今有一億四千萬年的歷史,和恐龍屬于同一時期物種,現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因其珍貴價值,被譽為“水中大熊貓”。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危起偉告訴記者,漁業代表著長江生態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僅靠季節性修復難以恢復遭受重創的漁業資源。他說,長江流域的漁業資源是我國淡水漁業搖籃,長江流域是我國主要養殖魚類的原產地,但是現在都面臨總量、種類下降問題。其中,中華鱘屬于瀕危魚種,專業機構監測顯示,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銳減。
當日,農業部在武漢召開會議,專題部署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全面禁捕工作,切實加強長江水生生物資源和水域生態環境保護。據悉,今年全國首次統一禁漁時間,從3月1日零時起至6月30日24時止。武漢禁漁范圍自長江武漢開發區(漢南區)新河口以下至新洲區舉水河口江段及通江支流,漢江蔡甸區謝八家以下至漢陽區南岸嘴江段。
昨日,在漢口江灘3期漁政碼頭,放流的中華鱘順著滑道奔向長江。
全景財經網微信號:石化寶想獲取財富的秘密,關注微信號公眾號:石化寶(bweipan),回復“理財”獲取財富秘籍
>更多相關文章
-
無相關信息
24小時熱門資訊
熱門推薦
酷圖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