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增機遇再度浮現 九泰轉型碰壁或回熟悉賽道?

發布時間:2021-07-14 14:09:00
編輯: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字體:

對于曾經的定增王九泰基金來說,如今在主動權益類基金領域四處碰壁,接下來突圍路在何方呢?

近期九泰基金“利空”消息接二連三:7月6日,九泰銳誠因規模不足被清盤;恰好前一天,九泰旗下的天利量化開啟上檔發行。再往前推的5月24日,九泰才剛剛經歷了旗下產品九泰錦元中短期利率債募集失敗的情況,這已是九泰年內第二次募集失敗。

對于基金公司而言,接連出現上述事項,也是公司整體實力欠佳的真實寫照。曾經以定增為特色的九泰,也在定增政策收緊后的轉型途中遭遇了種種問題。從公司發布的新基金來看,其在去年集中成立了諸多量化基金,但業績也表現平平。

而隨著定增市場的再度興旺,九泰基金或許還是在熟悉的地方看得見風景,成立于2016年的九泰銳益就參與了皮阿諾、揚杰科技、四維圖新等公司的定增。以四維圖新為例,定增價格為12.5元,今年以來公司整體股價呈現先抑后揚,截至7月8日收盤,二級市場收盤僅為14.22元,最終能否通過定增獲益尚存迷霧。

九泰銳誠清盤原因曝光

定增產品轉型 炒股能力欠佳

九泰基金發布公告稱,截至7月5日,九泰銳誠出現了連續60個工作日低于5000萬元,已然觸發清盤條款,無需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被強制清盤。

《紅周刊》記者發現,自4年多前該基金成立以來,它就一路坎坷。公告顯示,該基金成立在2017年3月24日,彼時它的名稱還是九泰銳誠定增靈活配置基金。但在同年2月和5月的再融資新規和減持新規發布后,其主要的定增業務就大幅受限。2018年7月25日,該基金變更注冊為九泰銳誠靈活配置基金,在2019年后又轉為LOF基金。

雖然該基金投資類型幾度轉換,但是其首任擅長定增策略的基金經理劉開運迄今一直在任;而在2018年11月30日后,基金經理林柏川加入,同劉開運一起管理該基金到最后。

而從他的履歷來看,他在擔任基金經理之初管理的九泰久利是靈活配置型基金,但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他任職期間,受市場整體下挫的影響,他的任職回報率僅為-15.48%。但是在其后加入的九泰銳誠中,他同劉開運搭檔也沒能取得十分亮眼的業績,截至該基金清盤前的7月5日收盤,他管理以來的任職回報率只有71.57%。其中,記者發現該基金在去年的業績尤其糟糕。

數據顯示,該基金2020年的凈值增長率為22.32%,在1866只同類基金中僅排在第1257位;而截至7月5日收盤,該基金2021年以來的凈值增長率更是只有-4.52%,在1980只同類基金中排在第1912位。

再從基金經理的選股看,他們選擇的許多公司業績表現度都不盡如人意。首先看2020年的情況,從該基金各季度末的重倉股來看,地產、家電和游戲是其著重持倉的領域。但是,從業績表現來看,其重倉的股票大部分去年的業績都受疫情影響出現了下滑或者增長放緩的情況,以格力電器為例,其去年各季度末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都出現了同比下滑的情況,2020年度的凈利潤為221.75億元,同比下滑10.21%。而業績的下滑也迅速反映在了股價上,在該基金去年上半年持有格力期間,該公司的股價跌幅為12%。

進入2021年,基金經理的選股似乎更與標的公司的盈利情況“背道而馳”。去年該基金雖然有所不足,但是由于重倉仙琚制藥、美的集團等股價表現較為出色的公司而斬獲了正收益。不過今年,該基金將仙琚制藥提升到第一大重倉股的位置后,卻因集采等因素的影響,公司未來的業績或許會受到一定程度牽連,記者注意到公司的兩款藥品在6月末剛剛被選中集采。

此外,一度退出十大重倉的格力首季被再次重倉,雖然由于去年同期基數較低,今年一季度格力電器的營收和凈利潤都同比大幅增長,但是數字與2019年同期相比,雙雙出現下滑。從二級市場看,截至7月8日收盤,今年以來格力電器的股價跌幅更是達到20%。

在接連兩年九泰銳誠業績欠佳的影響下,其規模也出現了滑坡,2020年各季度末的規模分別為1.15億元、9210萬元、4315萬元和3995萬元。今年一季度末的規模雖然短暫地增長到了5660萬元,但由于收益為負,其清盤線邊緣的規模也難以為繼,最終黯然謝幕。

基金清盤、募集失敗頻現

九泰基金新老產品問題重重

除清盤外,《紅周刊》記者發現,自去年起,九泰基金就多次出現了基金募集失敗的情況。5月22日公告中募集失敗的九泰錦元中短利率債就是最新一例。

基金合同顯示,該基金的擬任基金經理為吳祖堯,他于2014年加入九泰基金,現任公司的副總。但是從他擬任九泰錦元中短期利率債之前,他管理的大部分是靈活配置型基金,例如他單獨管理的九泰科鑫策略精選,今年一季度末股票和債券占總資產的比重分別為32.75%和30.13%,兩大類資產幾乎對等。

記者注意到,“固收+”是他的主要策略。但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固收+”產品都以靈活配置型的基金類型呈現,所以多數基金的回報率都處在同類基金排行榜的后半段。例如,截至7月8日收盤,自2020年5月14日開始管理的九泰科鑫策略精選的任職回報率為177.23%,在1896只同類基金中僅排在第1469位。這不僅僅是個例,他目前管理的基金幾乎都存在這一情況,如果在固收類產品中添加權益元素或許能占優勢,但在整體權益固收勢均力敵的靈活配置型基金中,則未免吃虧。

實際上,九泰旗下產品募集失敗的情況并不罕見。除九泰錦元中短利率債外,今年4月2日和去年5月15日,九泰盈豐量化多策略和九泰久弘靈活配置雙雙宣告了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一只新品的募集失敗,或許與基金經理的關系密切。但該公司頻頻出現這類情況,或許也說明了產品在渠道和基民中口碑欠佳。這一點從公司整體規模上可見一斑,九泰基金近3年以來的規模幾乎都在百億附近徘徊,在2018年三季度末,公司規模已經站上了百億級別,但是此后迅速縮水至60億元附近;去年公司規模重新上了百億元,但是今年一季度末再度跌進百億元之內。

從公司整體規模增長的原因來看,基金發行是補充公司規模的主要途徑。據《紅周刊》記者統計,截至7月8日,自去年以來公司成立的新基金數量已經達到19只,占公司現存基金總數的一半還多。雖然去年以來新成立的基金中,除了九泰久睿量化的募集金額達到19.13億元外,其他新成立的基金募集規模都在2、3億的水平。不過,由于發行新品數量尚可,整體的規模補充量還是較為可觀。

但是公司是否顧此失彼了呢?據《紅周刊》記者統計,目前公司旗下34只基金中,有10只基金一季度末的規模都在清盤線以下。

近期,公司發行新基金的步伐依舊沒有放緩。目前天利量化、天興量化智選、盈泰量化仍在上檔發行,而前兩只基金的擬任基金經理都是李響。此外,今年新成立的九泰久惠、九泰量化新興產業和九泰久安量化的基金經理也是同一個人。

定增機遇再度浮現

九泰轉型碰壁或回熟悉賽道?

在定增式微的歲月,公司將量化和“固收+”作為主打標簽,但是從公司整體的規模來看,它們均未能給公司的規模做出實質性的貢獻。

而如今,定增策略再度走紅,其能否重新成為九泰基金發展的亮點呢?《紅周刊》記者發現,目前公司旗下規模最大的產品就是成立于2016年的九泰銳益定增,不過該基金即將在今年8月19日到期,轉為九泰銳益混合(LOF)。而最初基金合同中約定的“非公開發行股票資產占非現金基金總資產的比例不低于80%”的要求放緩至20%。

而且,根據最新的招募說明書,該基金轉為LOF后,通過深入挖掘國內經濟增長和結構轉型所帶來的投資機會,精選具有估值優勢和成長優勢的公司股票進行投資,對于定增的涉獵或許會弱化。此外,成立于2016年的九泰泰富定增也即將在今年9月24日到期,它一季度末的規模也有5.98億元,在轉型后是否會對規模帶來負面影響還需觀察。

除了應對轉型外,記者還發現,九泰在定增競爭力方面也并不突出。從近期熱點的定增項目來看,比如景林、東方港灣、中歐等頂流機構參與了歌力思,睿遠、高毅等攜手參與了中微公司,但名單上都未見九泰基金產品的身影。而九泰所參與的浙商證券的定增,其影響力和關注度不如上述兩者。

再進一步看,九泰所有已經參與的多個定增項目,盈虧也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例如九泰銳益1月27日以6.83元參與的唐人神的定增,截至7月8日收盤,公司股價只有6.45元,比定增價格還略低。

   原標題:定增機遇再度浮現 九泰轉型碰壁或回熟悉賽道?

>更多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08 063 3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