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哺呷哺現“中年危機” 漲價策略走進死胡同?

發布時間:2021-07-19 14:56:51
編輯: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字體:

換言之,“臺干”能否勝任呷哺的工作要求,值得懷疑。那為何呷哺會出現這種不同尋常的人事變動?受訪者均表示,“我們也不理解賀總到底是出于什么想法。”

高層經營理念的反復“折騰”也加劇了員工們的緊張和疲憊。王先生指出,“企業經營就是這樣:最高層理念哪怕有些許調整,傳遞至基層員工、影響也會放大。更何況,呷哺近兩年的戰略調整太頻繁,令員工們無所適從。”

譬如去年疫情期間,呷哺推出了“呷哺呷燙”。此前麻辣燙行業已經誕生了楊國福等成功的連鎖品牌,被證明具有較高的商業價值。

幾位受訪者表示,包括趙怡在內的多數管理層都很看好呷哺呷燙,價格較低、占用面積小,適合外賣,“未來不排除以‘呷哺呷燙’的形象、單獨開店。”但試行一年,呷哺呷燙的發展卻歸于沉寂。“賀總不重視,不給呷哺呷燙分配更多資源。”

另外,公司目前把湊湊作為拓店重點,對呷哺的重視程度不夠。其年報也顯示,2018年新開呷哺168家、湊湊27家,到2020年,新開呷哺門店已降至91家、新開湊湊門店則增至38家。“但呷哺作為母品牌,覆蓋的顧客群體更廣泛,也不應被忽視”。

前述資深員工也描述了一個細節:“特別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今年3月,呷哺辦公大樓3樓,突然開辟出一塊新的辦公區,原本呷哺的管理層隊伍就過于龐雜,特別是在門店規模無法取得突破、一線員工壓力很大的情況下。更意外的是,新辦公室后來掛出的工牌并非‘呷哺某高管’,而是‘光啟公司CEO’,看到這一幕,心里真的是五味雜陳。”

不過今年5月底,在宣布解除趙怡職務的同時,賀光啟接任總裁一職。他不久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如能把呷哺、湊湊的資源整合成功,在華東、華南地區的新開門店也會有所突破,預計門店增速可達200~300家/年。

賀光啟能否革除弊病?呷哺能否逆轉頹勢?《紅周刊》將持續關注。

   原標題:呷哺呷哺現“中年危機” 漲價策略走進死胡同?

>更多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08 063 3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