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期食品“白菜價”“骨折價”售賣 能實現“零食自由”?
悄然間,越來越多的線下臨期折扣超市出現在南京市民面前。因為臨近有效期限,一些原本價格較高的食品會被賣家以“白菜價”“骨折價”售賣,從而受到年輕消費者青睞。網絡上更是盛傳,南京90后小伙開了5家臨期食品專賣店,年入1500萬。
一家運營良好的臨期食品店,比起傳統的社區超市、便利店,是否更賺錢?而想要“薅羊毛”的年輕人,又真能通過臨期食品,實現自己的“零食自由”嗎?
臨期食品超市里顧客多多
臨期食品,是指那些即將到達食品有效期,但仍處于保質期內的食品。通常來說,保質期一年以上的食品,有效期到期前45天為臨期;保質期少于15天的,到期前1-4天為臨期。2020年開始,南京街頭相繼冒出幾十家線下臨期折扣超市。
近日,記者走進位于水平方的好特賣超市。超過500平方米的空間內,各類食品和日用品琳瑯滿目,“好物自由、心動底價”的標語隨處可見。記者注意到,該超市的售價確實具有優勢:格力高百奇榛子脆餅干(48克)通常正價在14元左右,這里賣6.9元,不過有效期截至今年12月; 一盒皇族牌和風麻薯正常售價為20元左右,該超市僅賣8.8元,保質期到今年11月25日;好麗友香脆海苔(27克)電商平臺售價為14.5元,這里賣7.8元,有效期到今年11月14日。
當時并非購物高峰時段,但店里有不少年輕人穿梭其中。因多數商品價格在10元以下,不少人買了一大堆。20多歲的市民小王笑言, “不少零食都在漲價,這里的折扣這么大,怎能不動心?”除了入駐大型商場、繁榮商圈,臨期折扣超市還“貼心”開在了社區旁。在位于來鳳街的小象生活折扣店里,“全場一折起”“四舍五入等于白送”的廣告語讓人雙眼放光。比如某保質期為24天的品牌果粒酸牛奶,離有效期限還有10天,市場價為9.9元,這里會員價低至6.3元。某品牌堅果明年1月5日到期,市場價為139元,這里會員價為79.9元。該折扣店工作人員透露,來光顧的主要是周邊社區的年輕人,“今年中秋,也有些小型公司到這掃貨作為公司福利,買了一大堆,還不到一千元。”賣臨期食品是賺錢的好生意?盡管商品售價一般低于傳統超市,臨期食品銷售的利潤卻并不低。對于店內銷售的產品基本為市場普遍售價的2折至6折,好特賣內部人士解釋,“價格低,除了臨期,我們與廠家直接合作,掌握了一手貨源。”作為臨期食品的供應商,江蘇好食期食品經營有限公司(下稱“好食期”)負責人姜福建向記者透露,如果臨期食品超市能夠從廠家處以出廠價的5折拿貨,考慮到零售價比出廠價又有一定的價格空間,實際的商品進貨價能達到市場售價的1-3折。“每個店的租金等成本不同,但綜合測算,行業凈利潤要在三成以上。” 有自媒體報道,南京一名90后小伙開了5家賣臨期食品的實體店,每家超市的規模都在150平方米左右。他每天僅在上班族上下班的高峰期開賣兩個小時,由于店里每天人山人海,一個月下來,5家店的收入為150萬,一年收入超過1500萬!不過,記者四處尋訪,并未能鎖定這位年輕人,姜福建推測,“只要生意好,這個行業利潤可觀,是有可能實現‘造富神話’的,但這個1500萬應該是銷售額。”記者了解,小象生活折扣店也是以供應商的身份進入臨期折扣行業,去年10月創立,以南京為起點,目前在南京的門店已經超過30家。聯合創始人侯毅告訴記者,南京折扣店基本“開一家盈利一家”,單家市區門店的月銷售最高能到60萬,偏遠門店24萬左右。無疑,臨期食品已經站在創業風口。記者以“臨期食品”為關鍵詞在天眼查查詢發現,目前我國共有相關企業243家,其中116家為今年成立。具體到江蘇,年內成立的有10家,南京有2家。大牌臨期食品或為吸流“噱頭”艾瑞咨詢在2021年1月曾發布《2020年中國臨期食品行業市場分析及消費者研究報告》:2020年中國零食行業總產值規模超過3萬億元。即使按1%的庫存沉淀計算,臨期食品行業市場規模也會突破 300億元。隨著臨期食品行業的快速發展,有別于大型超市的臨期貨架、傳統的夫妻店,臨期食品特賣店正以品牌化、連鎖化的形式迅速進化。不過,目前各品牌的區域性比較強,整個行業仍處于早期階段。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一退休教授對記者直言,只要是正規廠家的合格產品,在有效期限前,臨期食品在安全性方面沒有問題。不過,隨著時間推移,食品在風味口感方面會有一些下降。此外,食品并非全部無菌,菌落總數則相應增加。有淘貨達人表示,這類超市最先被拿空的往往是大牌臨期食品,它們用來“引流”,即通過極具性價比的折扣將消費者吸引到店后,再引導消費者購買其他毛利更高、折扣力度一般的食品。這意味著,如果消費者不仔細挑選,極有可能成為“小白鼠”。記者曾在一家折扣超市發現一款藤椒花生,生產日期為2020年11月2日,保質期為10個月,已過期。對此,店員只是輕描淡寫地說,“忘記換貨了。”侯毅并不諱言,“盡管各家公司都有品控,但臨期食品的質檢難度肯定要高于正常食品”。在他看來,臨期食品僅是品牌引流的切入點,這種模式僅是消費市場的補充而非主流。因此,公司正在悄悄謀變,目前門店售賣的八成以上商品并非臨期食品,店里逐漸向借助品牌優勢降低成本、售賣低毛利、以量取勝的“硬折扣”方向發展。
-
無相關信息
- 臨期食品“白菜價”“骨折價”售賣 能實現
- 南昌經開區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總投資額386
- 積極參與聯合國2030年減貧議程 中國助力全
- 相互依存關系不斷提升 中日經貿合作需進一
- 今中國家政市場規模將增至10149億元 進入
- 新船訂單呈現火爆場面 造船業謹防被“捧殺
- 典籍里的中國:以典籍為脈絡 串聯起中華文
- 幫扶辦實事 湛江海關指導本土礦泉水首次實
- 上海咖啡館達8200家 數量位列全國第一
- 資本助推新茶飲進入3.0時代 供應鏈決定品
- 浙江?。忽K魚豐收漁民樂
- 全球能源短缺來襲 近一月氣價飆漲1.3倍
- 中證500指數增強效果好 上漲11.37%
- A股巨震 “固收+”基金數量突破1000只
- 前三季度新發基金規模2.35萬億 權益類基金
- 年內82家基金公司自購近40億 同比增長33.17%
- 前三季度11家機構新基金托管規模超千億 創
- 銀河基金十年期業績稱雄 收益率超過500%
- 35歲“被嫌棄”?這不應是互聯網企業年齡“
- 啟動應急響應預案 福建企業有序恢復生產
- “有量沒質”暗藏隱憂 超跌績差股領漲農業
- 農業板塊罕見飆漲 華綠生物拉出20%漲停
- 罕見飆漲 農林牧漁板塊猛漲4.53%
- 如何高質量發展 博賽礦業綠色低碳助推轉型
- 2021重慶民營企業100強 金科、龍湖、華宇
- 金水路中州大道互通立交將改造 總投資5106
- 和-18℃的水產凍品打交道 他的客戶遍布河南
- 十一假期消費增速居全國第三 花園路商圈“
- 數據顯示 河南省研發經費增量連續兩年在百
- 黃河國家戰略頂層設計出爐 鄭州迎來“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