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O2O能為消費者提供什么?配送速度、藥品價格?
讓患者更快更好地得到治療是醫藥行業最重要的目的。消費者需求是孕育一個產業的內生動力,把握消費者動向對于醫藥O2O模式的發展乃至整個醫藥行業的發展都至關重要。
日前,中國醫藥物資協會聯合阿里本地生活、神鳥健康等研究團隊采用“線上問卷+線下訪談”的形式就在線送藥使用經歷對消費者進行調研,最終獲取218份消費者使用和未使用過的經歷,其中,未使用過醫藥O2O平臺的消費者占比39%,使用過的消費者占比61%;在使用過醫藥O2O平臺的消費者中,46%的消費者既使用過送藥上門服務又使用過平臺的醫生咨詢服務,54%的消費者僅使用過送藥上門服務。
消費者使用在線送藥平臺的情景有哪些?調研顯示,消費者選擇在線送藥平臺的情境依次為“小毛病,根據自己的需求去購藥”“嫌麻煩,線上自行購藥多快好省”“緊急用藥”“有隱情,不方便去線下藥店購藥”“其他”。在“其他”情境中,消費者主要提及的情境為受疫情影響不能出門,或所需的藥品在當地藥店購買不到。
醫藥O2O能為消費者提供什么?報告分析,選擇在線送藥平臺購藥時,消費者考慮的主要因素是配送速度、藥品價格、藥品質量、店鋪知名度、是否送貨上門、是否有配送費用。而從購買藥品類型上看,消費者選擇的藥品偏向于緊急類的非處方藥,以及日常必備的保健藥,如感冒發燒類藥品、抗菌消炎用藥、腸胃用藥、防疫物資和皮膚健康類藥品等。
醫生咨詢服務是目前在線送藥平臺仍在改進與發展的重要服務之一。就目前消費者使用在線送藥平臺中的醫生咨詢來看,消費者咨詢醫生的主要問題為“藥品效用”“身體問題”兩個方面,其他的在涉及一些“醫學知識”或“開處方藥”的時候消費者也會嘗試咨詢醫生。
針對未使用過在線送藥平臺服務的消費者,不使用在線送藥的主要原因是其“需求較少”;其次是“附近有店”,比線上購藥方便或消費者還不知在線平臺的送藥服務,沒有線上購藥習慣等。此外,對藥品購買較為謹慎、使用線下醫保也是消費者不選擇在線購藥的主要因素。
針對這些需求和問題,O2O平臺也在嘗試改進。如餓了么聯合高德推出“地圖找藥”服務,10萬家在線藥店接入高德,用戶在高德地圖搜索“買藥”即可查找附近的藥店、藥品,并可外賣到家。去年以來,餓了么聯合支付寶與地方醫保局合作,在浙江、江西、山東等省的多個城市試點推進外賣購藥刷醫保服務,當地市民已率先享受到“網上下單買藥、醫保線上支付、即時配送到家”的便捷購藥體驗。
談及醫藥O2O存在的不足,在調研中,平臺監管、藥品購買、醫生咨詢被重點提及。如關于藥品的監管,消費者提出平臺可以采取適當的舉措督促店鋪提供防偽證書等對藥品來源可視化;關于藥品購買,消費者認為商家應提供更為豐富的藥品種類,并在分類上更為專業與細致,同時要有及時的響應系統,在店鋪沒藥時立即對藥品進行下架處理,避免用戶下單無藥可發的情況;在醫生信任構建上,消費者認為平臺應對入駐的醫生進行嚴格化、標準化的審核,在消費者進行咨詢時,平臺可以有選擇性地提供咨詢醫生的就醫資質、經驗等信息。
報告認為,消費者調研結果凸顯了醫藥O2O持續改善的著力點。未來,醫藥O2O應在平臺管理、藥品購買和醫生咨詢等方面下功夫,進一步嚴格規范管理店鋪和送藥騎手,豐富藥品品類和使用說明,并強化平臺與專業醫生的合作,培養消費者對醫藥O2O的信任,培養新一代年輕人的消費習慣。
-
無相關信息
- 醫藥O2O能為消費者提供什么?配送速度、藥
- 印度尼西亞停止煤炭出口 中國煤炭進口量將
- 年夜飯你家準備怎么吃?烹飪還是下館子?
- “盤”活邊角料 老公房小區“盤”出10個新
- 深圳大灣區月季花開 將推出一百多個品種
- 深圳港LNG加注碼頭獲取“身份證” 助力推
- 泛華金融任命Jun Qian為公司董事
- 蔚來與寶鋼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 今日美股 | 三大指數結束下跌走勢,熱門
- 乘聯會:2021年12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47.5萬
- 菲律賓2021年汽車銷量增長20%,至268488輛
- 34股獲融資凈買入超5000萬元 比亞迪獲凈買
- 創業板指數上漲2.00959%至3117.57
- 監管要求券商規范代銷托管業務 嚴禁代銷股
- 百萬印度人將扎堆沐浴 專家憂疫情加劇
- 越南VN指數開盤幾無變動至1492.31點
- 美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料鮑威爾將輕松獲得
- LG化學將新建第4座車載電池材料工廠
- 阿根廷首都40度高溫下出現大規模斷電 超70
- 德國新增80430例新冠確診病例,新增384例新
- 德國7日新冠感染率為407.5/100000
- 花樣售書不靈光 看似賣得熱鬧實際都是“賠
- 龍崗區四季花城社區:小手包餃子送給抗疫叔
- 葵新社區陳樂平:社區“萬金油” 哪里需要
- 迪拜世博會“深圳時間” 10余家企業發出科
- 深圳:積極構建“1336” 讓“家門口”養老
- 2022年金價走勢如何?或將跌至1600美元/盎司
- 一年生產15萬件服裝 疫情之下三分之二變成
- 2025年 預制菜市場規模有望破萬億元
- 老字號不“服老”還要“圈住”Z世代 五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