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進口冷鏈展品“第一車”進入總倉 進館前“全身體檢”

發布時間:2021-10-22 10:11:14
編輯:
來源:文匯報
字體:

昨天上午10時08分,隨著一輛冷鏈運輸車緩緩駛入華辰冷庫,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第一批進口冷鏈食品展品進入總倉。位于浦東新區祝橋鎮的總倉已經設置了專門的動線,在裝卸月臺、貯存冷庫、操作人員等方面完全獨立,保證進博會參展食品與外界區域完全隔離。

在接下來的短短一周內,將有49車進口冷鏈食品展品,按照“口岸檢驗檢疫、分批進入總倉、集中消毒和核酸檢測、統一運輸入館”的要求陸續運至總倉,完成進館前的“全身體檢”。

新增“小包裝”消毒環節,風險控制關口前移

10時20分,在完成中轉消殺登記后,這輛冷鏈運輸車停靠在進博會專用道口。在整個華辰冷庫,這樣的專用道口共有5個,并且由“專人專班”負責。身穿防護服的工作人員首先拿著消殺槍,對冷鏈車體進行消殺,然后才打開車門。

“第一車”冷鏈食品展品是來自銀蕨農場的新西蘭牛羊肉制品。它們進入總倉之前,還需要接受“全面體檢”,而且今年的體檢“顆粒度”更細了。在進博會專用的冷凍檢測區,記者看到,展品首先是以箱為單位進入消殺機,進行六個面的消殺清潔,而在另一側,四五名工作人員則分工行動,有人拆開箱體,用毛巾對箱體內的八塊肉制品進行擦拭消殺,也有人負責核酸檢測及抄錄相關文件。

進博會項目主管于澤龍告訴記者,在完成最小包裝的消毒后,這些展品不會立刻入倉,它們會被裝入專用箱封存并進入暫存區,等到核酸檢測報告的陰性結果出爐后才會轉入總倉。

為確保進口冷鏈食品展品安全,市市場監管局在總結去年進口冷鏈食品展品監管的經驗基礎上,制定了《第四屆進博會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專項工作方案》。與去年相比,最大的優化升級在于,今年在總倉增加了對冷鏈食品最小展覽展示或使用最小包裝表面進行全面消毒和核酸檢測的環節。對已在其他“第一存放點”等地經過外包裝表面消毒和核酸檢測并取得相關證明的,進入總倉仍需要進行小包裝表面消毒和核酸檢測。

這意味著,今年所有進口冷鏈食品展品將消毒到最小包裝,在總倉就完成對進口冷鏈食品展品的“全面體檢”,將風險控制關口前移,將隱患消除在展館外。

包裝箱有“身份證明”,進館后可隨時“溯源”

在去年經驗的基礎上,市市場監管局細化了總倉中轉查驗操作流程、指導企業制定專用查驗庫標準化工作流程,使每個環節均符合國家中轉查驗標準。

記者獲悉,根據一般貿易展品和展覽品貿易展品的風險高低,今年其消毒和核酸檢測要求分為兩條流水線,對食品核酸抽樣則要求覆蓋每一個批次,實現100%檢測。在進館前,由市場監管部門貼上食品封簽,由指定的統一物流企業將消毒和核酸檢測合格的進口冷鏈食品展品運輸入館。

今年,在小包裝消毒完成重新裝箱后,進館前每箱進口冷鏈食品展品的包裝箱上,都將有一張“第四屆進博會進口冷鏈食品展品出庫追溯清單”,它就像一張“身份證明”,記錄著展商名稱、具體展位、展品原產國、國內聯系人、核酸檢測單位、生產日期、預計入倉和實際入倉時間等基本身份信息,并附有“二維碼”。

“如果沒有這張‘身份證明’,展品不允許入館;如果在展館發現無‘身份證明’的進口冷鏈食品,將予以立即撤展和追查處理。”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針對性開展應急演練,守住冷鏈食品的安全底線

牢牢守住冷鏈食品疫情防控絕對安全的底線,市市場監管局還將在近期開展應急處置演練,以檢測市場監管服務保障的應急處置能力、檢驗服務保障智能監控平臺的調度效率、檢測執法人員利用“滬冷鏈”小程序核查展品來源和消毒核酸檢測情況的速度。

為全力做好市場監管服務保障工作,市市場監管局將強化對進博會食品企業的“人員、物品、場所”管理,與相關部門協調落實方案要求,嚴查檢疫合格證明、核酸檢測合格證明、消毒證明等“三證”,確保專用通道進貨、專區存放、專區展示等“三專”管理,落實展區內不得零售進口冷凍生鮮食品、不得提供未經“熟制加工”冷凍生鮮食品試吃等措施,嚴防嚴控供博食品受到新冠病毒污染而引發疫情的風險,全力保障本屆進博會冷鏈食品安全可控。

   原標題:進博會進口冷鏈展品“第一車”進入總倉 進館前“全身體檢”

>更多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最近更新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