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發色竟是“社恐”解藥?“社交秘籍”藏在彩色頭發里

發布時間:2021-10-22 09:54:08
編輯:
來源:廣州日報
字體:

那些頂著一頭彩色頭發的年輕人,到底在想些什么?社交平臺上動輒過億閱讀量的發色話題下,那些大方曬出新發色的年輕人認為,與眾不同的發色讓天性得以釋放,甚至,原本自稱“社恐”的他們,也因改變發色而獲得了“解藥”。DIY染發讓他們以更低的成本擁有一個瑰麗的彩色夢境,而虛擬試發色技術的發展也大幅提高了染發滿意度。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年輕人對“安全”極為看重,甚至拿出“實驗”態度查閱產品成分、關注最新信息,不再被商家的營銷術語輕易糊弄。

改變發色竟是“社恐”解藥?

公關人阿瑞婭染了一頭十分搶眼的亮橙色頭發,她告訴記者,染發除了讓她心情雀躍之外,“還能篩選出真正與我志趣相投的人,省去了很多無效社交的時間,完全釋放了我的天性,讓我更外放、勇敢地去接觸人群。”

這一作用在初入職場的女生秋秋身上也得到了印證。秋秋笑稱自己為多年“社恐”,但當她在好友的“種草”下染了一頭綠色頭發后,這一標簽卻意外被撕下。互聯網公司對外形要求寬松,她的綠色頭發常被同事和客戶當成話題的“破冰”切入口,“原來社交能夠如此輕松。”而被身邊人稱為“潮人”的阿sa從事著一份需要與不同人接觸的工作,她表示,“我的發色更容易讓我被記住。”

記者打開某社交平臺,發現“發色”相關話題動輒擁有過億閱讀量,越來越多年輕人用“釋放天性”“改變性格”等詞組展示發色帶給生活的改變。“比起眼妝和唇妝,發色能更直接地表達自己的個性。”廣州某高校在讀的女生小雨表示。阿瑞婭告訴記者,“張揚是我選擇發色的第一要義,每次都會選擇自己沒有染過的顏色,比如粉色、藍色、綠色、玫紅色、青黃色,并有意和身邊朋友的發色區分開。”

DIY與虛擬試色成趨勢

CBNData發布的《Z世代美顏消費趨勢報告》顯示,近三年,“Z世代”線上彩色染發劑消費額逐年增長,棕色雖然仍占據主流,但比例在不斷下降,而藍色、灰色、粉色等曾被認為“非主流”的發色得到越來越多年輕消費者的偏愛。

在社交平臺發色話題相關評論中,常見求推薦染發劑品牌的網友。打開電商平臺輸入品牌名搜索會發現,比起專業發廊動輒幾百元甚至上千元的染發套餐,購買一款染發劑在家DIY只需要幾十元,且擁有海量選擇:煙熏紫灰、迷霧茶棕、落日橘、蜜桃玫粉……可謂是用低成本營造了一個瑰麗無比的彩色夢境。

在某知名零售商店內,貨架上擺滿了各種品牌的染發產品。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歐萊雅等知名國際品牌仍然最受顧客青睞。“以前是深棕色最流行,現在是這款賣得最好。”她指著一款茶青色染發產品說。“現在來咨詢粉色、藍色、紫色的顧客也越來越多了。”

但與棕色等百搭色相比,染一頭彩色頭發,往往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00后”蛋蛋在“越挫越勇”后,向記者推薦了幾款修圖APP,“在染發之前,把自己的高清正面素顏照傳到APP上,打開虛擬換發色功能,適不適合能試出個八九不離十。”不只是修圖APP,記者了解到,不少知名品牌都已經在布局虛擬試發色技術。如今年漢高旗下染發品牌Better Natured宣布在品牌官網上推出虛擬試發色體驗,用戶可以通過 AR 技術在26種不同顏色中進行選擇,還可以通過混合、加深、變淺定制發色。此前,歐萊雅旗下染發產品Color&Co的網站也提供了虛擬試染發色技術,旨在改善市場上多數消費者染發后不滿意的現狀。

Z世代

拿出做實驗的態度

選擇安全的產品

據了解,在染發產品的選擇上,小雨和身邊同齡人已自覺成為苛刻的“成分專家”,對苯二酚、間苯二酚等成分了如指掌,“就跟做實驗一樣認真。”小雨戲稱。此外,年輕人還會自發關注相關新聞報道、藥監局公告以及權威機構測評,“現在很難被‘純植物配方’‘適合長期染發人士’等營銷術語糊弄。”

如小雨所說,“植物成分”等詞匯是當前染發界最常見的營銷關鍵詞。CBNData發布的《2020染發安全趨勢報告》顯示,植物成分在2018~2020年間線上染發產品消費占比中逐年上升。據了解,歐萊雅曾率先推出全植物配方染發劑品牌Botanea,聯合利華、漢高也緊隨其后,推出了主打天然、“全素”的產品線。

記者注意到,在某電商平臺銷量最大的幾款染發劑,多為植物成分泡沫染發劑。某零售商店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比起傳統染發劑,此類染發劑被認為更加安全,并且上色更為均勻,操作也較為簡單。阿sa也表示,“我選染發產品第一注重的就是安全,我一定會選中藥調配成的植物染,相對安全,刺激性更小,沒有太大異味。”

但美發行業資深從業者鹿月表示,“植物染發劑并不代表絕對安全。在每一次染發之前,都要嚴格按產品說明做過敏測試,一旦出現刺痛、灼燒等反應要立即停用。”

廣州市美容美發化妝行業協會美發專業委員會專家皇甫劉超則建議消費者要提高“搜商”。他表示,“染發產品在我國屬于特殊化妝品,可以通過國家藥監局網站查詢該產品備案情況,確保是在備案有效期內‘一證一品’的產品。也可以在微信小程序‘國務院客戶端’搜索‘化妝品查詢’版塊查詢。此外,掃描產品包裝上的商品條形碼、二維碼也可以識別產品信息。”(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馨(除署名外))

   原標題:改變發色竟是“社恐”解藥?“社交秘籍”藏在彩色頭發里

>更多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最近更新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