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平臺自我約束管理 讓短信營銷不再“擾民”

發布時間:2021-11-01 13:27:06
編輯:
來源:國際商報
字體:

每逢大促,“騷擾短信”都是消費者擺脫不掉的痛。“一到購物節,買過的店鋪就會發信息,一些店鋪會連續發好多天。一些信息顯示可退訂,但實際根本不管用。還有一些完全不認識的號碼發來的領紅包短信,也不知道是從哪里得到我的電話號碼的。”在北京工作的白領小周向記者吐槽著她的遭遇。而隨著“雙11”的臨近,電商平臺、商家營銷短信擾民問題愈加明顯,像小周這樣不堪其擾的消費者不在少數。

10月2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消息稱,于兩日前召開規范電商平臺“雙11”短信營銷行為行政指導會,規范電商平臺短信營銷“擾民”行為。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美團等主要電商平臺企業,以及相關基礎電信企業和短信息服務企業代表參會。

強化平臺自我約束管理

營銷短信“擾民”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不只是每年的“雙11”“618”會有大量充斥著推銷廣告的信息不斷“刷屏”消費者的手機短信收件箱,即便是在平時,也會有商家、平臺定期發送營銷短信。

而這些短信消費者們卻很難拒收。盡管淘寶、京東等多家電商平臺在隱私政策中標注了可關閉、退訂的條款,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沒有這么簡單。

小周告訴記者,除了短信退訂,她也在平臺尋找過,但沒找到從哪里關閉。“很多短信是商家發送的,具體從何種渠道發出來我們消費者是不清楚的。而淘寶平臺的所謂隱私保護中根本找不到關閉商家廣告的選項,平臺的隱私廣告管理中可設置管理的是平臺自身的信息收集和廣告推送。”

行政指導會強調,各主要電商平臺要正視存在的問題,嚴格遵守《電子商務法》《民法典》《通信短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相關規定,認真履行依法經營電信業務承諾,強化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切實保護消費者的安寧權。

會議要求,電商平臺要立即全面自查自糾零售、金融等相關產品的短信營銷行為,不得未經消費者同意或請求擅自發送營銷短信;相關基礎電信企業和短信息服務企業要立即完善管理制度和技術手段,加強短信端口接入管理,規范短信簽名使用,不得接入違規轉租資源,不得擴大簽名使用范圍;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要加強垃圾信息投訴受理、線索轉辦及監測分析等工作,發揮“風向標”作用,發現苗頭性問題及時報告。

碰觸法律底線

商家、平臺擅自發送商業營銷短信的行為,實際已經觸犯了法律的底線。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上海漢盛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律師李旻就指出,我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條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以電話、短信、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浙江天冊律師事務所褚霞律師也指出,《通信短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對于短信息服務提供者、短信息內容提供者向用戶發送商業性消息這一行為在三個方面作出了規定:一是禁止規定,即相關主體未經用戶同意或者請求的,不得向用戶發送商業性短消息。二是賦予用戶拒絕權,即用戶同意后又明確表示拒絕接受商業性短信息的,相關主體應當停止發送。三是相關主體的主動請求及其限制,即相關主體可以請求用戶同意接收商業性短信息,但應當說明擬發送信息的類型、頻次和期限等信息。

值得關注的是,《規定》提出,如果用戶對相關主體的請求未予回復的,即視為用戶不同意接收,相關主體不應當發送。且用戶對請求未回復或明確拒絕的,相關主體不得再次發送內容相同或相似的請求信息。

不過褚霞也坦言,從上述內容可看出,我國在2015年就對商業信息的推送作出了較為全面的規定。但在實踐中,用戶仍飽受商業推送的困擾。

上述《規定》目前已進一步形成了《通信短信息和語音呼叫服務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其中將推送主體從“短信息服務提供者、短信息內容提供者”擴大到了“任何組織、個人”,并將“商業性短消息”擴大到了“商業性短消息、商業性電話”,進一步強化了相關主體的責任和用戶的投訴權益保護。可以說這是對《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條“生活安寧”和第一千零三十五條“處理個人信息”相關規定在具體行業的進一步細化和體現。

此外,褚霞表示,商業推送還散見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廣告法》《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等規定、辦法當中。尤其是今年5月1日正式實施的《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網絡交易經營者發送商業性信息時,應當明示其真實身份和聯系方式。消費者有拒絕接收的權利,網絡交易經營者不得對消費者的拒絕設置障礙,應當為消費者提供顯著、簡便、免費的拒絕繼續接收的方式。此外,消費者明確表示拒絕的,網絡交易經營者不僅應當立即停止發送,且不得更換名義后再次發送。

褚霞認為,政府相關部門在關注相關企業主體的合法經營權益的同時,也要充分保障用戶合法權益。對于偶爾違法推送的主體可給予其一定的自我完善的時間和空間,而對于長期違法推送的主體也應堅持“零容忍”的原則依法處理,從而促進整體經濟效益的提升和整個行業生態的進一步建設和完善。

   原標題:強化平臺自我約束管理 讓短信營銷不再“擾民”

>更多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最近更新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