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百事通!讓微觀主體有更多收獲 這些重要改革舉措與你有關

發布時間:2024-07-19 19:02:16
編輯: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體:
中新網7月19日電  “讓微觀主體有更多真實感受和收獲”“培育壯大新的經濟增長引擎”“在促進雙循環中不斷拓展開放的深度和廣度”……

中共中央7月19日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發布會上,經濟民生相關的諸多表述備受關注。

7月19日,中共中央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中新社記者 楊可佳 攝

一靠政策給力,二靠改革發力

讓微觀主體有更多真實感受和收獲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

新聞發布會上,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唐方裕介紹,《決定》共提出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都是涉及體制、機制、制度層面的內容,其中有的是對過去改革舉措的完善和提升,有的是根據實踐需要和試點探索新提出的改革舉措。

“《決定》堅持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進什么。”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指出,下一步要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實現更為均衡、普惠、包容的發展,一靠政策給力,二靠改革發力。

韓文秀表示,改革發展都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改革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按照三中全會的部署,要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完善勞動者工資決定、合理增長、支付保障機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有效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穩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和意愿。

“我們相信,通過政策給力和改革發力‘雙輪驅動’,我國經濟發展將更加強勁、更為均衡、更可持續,讓微觀主體有更多真實感受和收獲。”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培育壯大新的經濟增長引擎

“要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培育壯大新的經濟增長引擎。”

韓文秀介紹,近年來我國形成了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光伏等一批優勢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低空經濟、新型儲能等新興產業發展向好,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過14萬家。

我們要按照三中全會《決定》作出的部署,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大力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形成一批新興支柱產業,不斷增強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創新之教育培養創造之人才,創造之人才造就創新之國家。”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指出,下一步,我們將優化高等教育布局,著力強化高校有目標有組織的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加強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雙輪驅動”,為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撐。

在促進雙循環中不斷拓展開放的深度和廣度

中國依然是各國投資的沃土

“堅持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改革和開放相輔相成,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中國改革發展的成功實踐。”

全國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中央改革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穆虹指出,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加速演進,外部不確定性增加,但不會影響中國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堅定的決心和信心。

這次全會《決定》就對外開放作了專門部署,涉及擴大制度型開放、外貿體制改革、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管理、優化區域開放布局、完善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機制等,釋放了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明確信號。

韓文秀表示,中國依然是各國投資的沃土。我們將不斷完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愿同廣大外資企業分享中國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蘊藏的巨大機遇,樂見外資企業同中國經濟共同成長。

穆虹表示,中國正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將依托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在促進雙循環中不斷拓展開放的深度和廣度,塑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優勢,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改革,與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完)

標簽:

   原標題:全球百事通!讓微觀主體有更多收獲 這些重要改革舉措與你有關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