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新巢引新鳳” 城市更新助力產業迭代升級

發布時間:2023-10-26 10:09:44
編輯:
來源:中國網財經
字體:

中國網財經10月24日訊(記者李春暉)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建設從增量時代轉入存量時代,“城市更新”成為今后一個時期推動城市發展的重要方式。

從2020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到2021年寫入“十四五”規劃,再到“城市更新”寫入2022年、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這一城市發展方式的轉變,已經不再局限于某個行業或領域,而是成為國家層面的重要決策部署。

如何以城市更新帶動產業轉型、培育城市經濟新動能?如何兼顧宜業宜居,使產業要素與城市生活協同發展?10月21日,“重構·新生 —— 全球化視野下的城市更新與產業升級”論壇暨普洛斯環普蘇桐112國際科創園揭幕慶典在蘇州舉辦。多位行業專家、企業家結合城市更新的創新實踐展開對話,為中國城市更新的發展與提速建言獻策。

老舊產業園區實現“逆生長”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一批始建于上世紀90年代的城市中央商務區不再適應當前高質量發展的需求,暴露出產業老、配套舊、環境差等問題,升級改造勢在必行。

“城市更新是指隨著一個城市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在不同的時間對城市格局做出新的調整。”普洛斯資產中國區聯席總裁趙明琪在前述論壇期間接受中國網財經等媒體采訪時表示。

此次最新開園的普洛斯環普蘇桐112國際科創園位于蘇州工業園區,是普洛斯遵循城市更新理念,將存量工業廠房重建升級為新一代科創產業園的標桿項目。

“這里原來是一個老廠房,是90年代就已經來蘇州投資的一家企業,生產一種比較基礎的電器產品——電容器。后來這家企業出于優化成本考慮,遷移到了別的區域。”趙明琪向記者講述了環普蘇桐112國際科創園項目的前世今生,“當時在收購這個老廠房之后,我們面臨的問題是該拿這個資產做什么用途。這個區域是在蘇州工業園的金雞湖商務區,它和老城區緊挨著,所以是最早發展的區域之一。隨著時間的推移,原來的工業開發區已經變成了商務區,周邊已經發展了高端的寫字樓、酒店、住宅。所以這片區域在當地政府的整體規劃下,逐步向新的產業門類去發展。”

普洛斯對原址上的老舊工廠進行整體拆除、重新規劃和二次開發,從建筑設計、園區環境、智慧管理以及可持續發展表現等維度對該項目全面提升。

更新前的舊廠房(采訪對象供圖)

更新后的環普蘇桐112國際科創園(采訪對象供圖)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環普蘇桐112國際科創園在建設過程中踐行了可持續設計理念,并通過采用環保材料、建筑流線組織到應用可循環可再生技術等舉措,以降低環境影響和資源消耗。同時,園區充分利用了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風,從而減少能耗。該園區因此已獲得了“LEED 金級”和“二星級綠色建筑”雙重綠色認證。

另外,該園區延用了普洛斯一貫的數智化運營,規劃了智慧園區綜合管理平臺,向物管人員提供高效經濟的使用環境,并通過智慧大屏實現園區數據可視化呈現與全局管理,科學高效地提供運營服務。

“普洛斯環普蘇桐112國際科創園建成才幾個月,入駐率已經過半。”趙明琪介紹,經過普洛斯的更新改造,環普蘇桐112國際科創園成為了國際化科創載體,已引入多家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新能源、新醫療等新興產業的科技研發企業。這一園區產業定位也與蘇州聚焦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先進材料四大主導產業的大方向一致,將為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集群建設釋放新動能。

以城市更新培育經濟新動能

城市更新和產業轉型升級孰先孰后?是先有轉型需求,還是以城市更新引領產業升級?趙明琪認為二者是一種“雙向奔赴”。“‘筑巢引鳳’正是各地政府建設開發區的主要目的。”

城市更新通過打造新空間,引入新產業、創造新生態、帶來新消費,從而培育城市經濟新動能。

趙明琪回憶,普洛斯于2004年進入蘇州市場。“最早的時候這里有很多的制造型企業,它們需要廠房以及配套的倉儲物流空間,其中很多都是非常優秀的跨國公司。現在我們可以看到蘇州工業園集聚了新的企業類型,比如生物醫藥類、醫療器械類企業,還有包括生活電子類、汽車制造類的新興技術型企業,這些都變成了新的增量。”

數字經濟時代,蘇州作為制造業大市,產業轉型之路已經越來越清晰,從傳統產業逐漸轉為創新集聚。“環普蘇桐112國際科創園項目完成更新之后,所吸引來的企業也大多是和芯片設計、醫藥研發相關的企業。”

此外,與會專家們認為,城市更新除了要服務于產業升級,還應該滿足現代人就業、生活、居住、社交、文化、休閑等多維需求,以產業為基礎的同時,融入城市生活功能。

新加坡邦城規劃顧問有限公司中國區執行董事陳啟寧認為,城市更新的同時也是觀念的更新。當前高質量發展時期的城市建設,與以前大工業生產時期的需求是不一樣的。

同濟大學建筑城規學院顧問教授孫繼偉表示,城市更新是一個有機更新的過程。在強調城市品質和功能再造的過程中,也應該強調歷史人物和自然生態傳承。從單純的推倒重建和物質環境改善,轉向更多元綜合的整體品質提升。

英國、新加坡注冊建筑師,陳家毅建筑師事務所創辦人陳家毅認為,城市更新的過程需要做到高度的包容,要兼顧到歷史、文化、美學以及未來人們的衣食住行等。

普洛斯環普蘇桐112國際科創園的更新改造遵循了這一理念。曾經如城市銹跡般的老舊廠房,被重塑為舒適、人文、包容的新型園區。園區采用開放式空間設計,融入社區,并建有開放式廣場、露臺、景觀陽臺和架空花園,不僅可以為園區辦公人群服務,也為周邊社區居民提供交流和休憩空間。

該項目總建筑面積超39,400平方米,建有3棟4-6層的研發辦公樓和1棟商業配套樓。其中,商業配套樓早早吸引了周邊其他企業員工的關注。“經常有人跟我們打聽這些入駐的咖啡店、超市、餐飲店鋪什么時候開業,因為附近目前還沒有其他生活服務類配套,想買個咖啡要去三公里以外的地方。”現場工作人員介紹。

“我們在打造這個項目時,把‘人’放在了一個重要位置。”趙明琪表示,“企業都希望辦公環境能幫助他們的研發人員更好地解決后顧之憂,能夠有更好的創意,更好的工作投入度。我相信只要這些企業的員工都喜歡這個環境,企業的業主自然就過來了。”

標簽: 更新 城市 普洛斯 產業

   原標題:“筑新巢引新鳳” 城市更新助力產業迭代升級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