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農朋友圈上線啦!設立七大板塊助農興農

發布時間:2021-09-24 08:11:22
編輯:
來源:重慶商報
字體:

昨日,正值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國內首個農民專屬線上綜合服務平臺——裕農朋友圈融媒體社區在上游新聞客戶端正式上線運行。

國家鄉村振興局、重慶市委宣傳部、中國建設銀行、重慶市農業農村委、重慶市鄉村振興局、重慶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重慶市就業服務管理局、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重慶銀監局和建設銀行重慶市分行、重慶日報報業集團等單位領導嘉賓共計200余人出席并見證“裕農朋友圈”上線。

“裕農朋友圈”到底是個什么“圈”?簡而言之,“裕農朋友圈”就是利用當代的互聯網科技技術,匯聚合作方的資源,共同為“三農”服務。在板塊劃分上,針對農民朋友的需求,在初期設立了七大板塊:裕農資訊、裕農服務、便捷鄉村、農民夜話、田園牧歌、小康故事、鄉村幫幫團。

重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重慶市新聞出版局局長李鵬對“裕農朋友圈”上線表示祝賀與期待。李鵬表示,重慶建設“裕農朋友圈”頻道充分體現了國家大行、黨報集團主動作為,是媒體融合發展的積極探索,是金融創新與媒體融合發展創新的有機結合,是聚焦鄉村振興戰略,發揮金融機構和黨媒資源優勢,推動新時代“三農”工作的有力舉措。中國建設銀行和重慶日報報業集團攜手,強強聯合以實際行動,積極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貢獻力量,“我相信這一份力量,不斷匯聚,必將形成推動鄉村振興的一股強大力量。”

“三農”工作重心已歷史性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國建設銀行鄉村振興金融部總經理吳敏在致辭時表示,建行在全國建設了50萬個“裕農通”普惠金融服務點,把各類金融和非金融服務送到了農民身邊。而此次建行重慶市分行與重慶日報報業集團依托“上游新聞”手機客戶端聯手打造的“裕農朋友圈”農民社交綜合服務平臺,則是利用平臺化思維,整合黨報的政治資源、銀行的金融資源、鄉村的治理資源以及各類社會資源,更好服務“三農”的一次探索和實踐。吳敏表示,建行將堅持農民的主體性,以金融科技為依托不斷為農民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同時,強化共享理念,將“裕農朋友圈”打造成為政府機構、企業組織、銀行等主體溝通、合作的開放平臺,共同助力鄉村振興。

中國建設銀行重慶市分行行長李濤在致辭時表示,為了有效解決農民致富路上煩心事、操心事,按照總行統一部署,我們聯合重慶日報報業集團,創新打造“裕農朋友圈”,旨在廣泛凝聚社會各方力量,更好助力鄉村振興。李濤表示,將著力把平臺打造成“政策的傳聲筒”,在廣袤鄉村及時傳達黨的政策、傳遞黨的聲音,讓黨的創新理論傳得更遠、更廣、更深;打造成“農民的貼心人”,通過營造社區交流氛圍,促進農民交流溝通,共建“三農”溝通平臺,推動形成互幫互助的濃厚氛圍;打造成“發展的加速器”,廣泛邀請農業技術員、專家、達人、教育工作者、法律工作者,體系化開展“三農”公益培訓等系列活動,積極推廣普及農業科技和致富經驗。

重慶日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管洪在致辭中表示,這次重報集團與中國建設銀行重慶市分行合作,在上游新聞開設“裕農朋友圈”,是重報集團認真貫徹關于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中央戰略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積極探索。上游新聞作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新聞客戶端,下載量已超過4000萬,日均活躍用戶200萬,上游矩陣用戶達到8500萬,日均訪問量近億人次。管洪表示,這次合作是主流媒體與國有金融機構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探索建立“新聞+政務服務商務”運營模式的積極探索。一方面,有利于充分發揮上游新聞的線上平臺優勢、用戶聚合優勢、專業內容生產優勢;另一方面,有利于充分發揮建設銀行的服務優勢、資金優勢、網點優勢。相信依托雙方的獨特優勢和全新的合作機制,一定能把“裕農朋友圈”打造成為助農、惠農、富農的全國樣板。(重慶商報-上游新聞 記者 談書)

   原標題:裕農朋友圈上線啦!設立七大板塊助農興農

>更多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最近更新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