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和股份:近2億巨額索賠下 “資金鏈”面臨挑戰
9月21日晚間,帝科股份發布《關于重大資產重組標的公司涉及訴訟事項的公告》,由此牽出了聚和股份巨額訴訟案。據公告顯示,2021年9月17日,帝科股份擬收購標的公司江蘇索特電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索特”)就聚和股份侵害其發明專利權糾紛向江蘇省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兩起訴訟獲立案受理,案號分別為(2021)蘇05民初1826號和(2021)蘇05民初1828號。
江蘇索特請求判令聚和股份立即停止制造、銷售、許諾銷售侵犯原告發明專利的單晶硅正銀系列產品,并賠償經濟損失合計1.98億元。《紅周刊》記者發現,倘若聚和股份敗訴,收入恐將銳減九成,其資金鏈也將面臨挑戰。
其實,早在此前《紅周刊》記者已發文對其專利技術與市場地位的匹配性提出質疑,但聚和股份在首輪問詢回復中對此避重就輕,語焉不詳。對于上述訴訟糾紛,記者采訪了相關專業人士及律師,聚和股份IPO進程恐因此受到影響。
九成以上收入與涉案專利相關
江蘇索特表示,其全資子公司 Solar Paste, LLC 系“包含鉛-碲-鋰-鈦-氧化物的厚膜漿料以及它們在制造半導體裝置的用途”(專利號為201180032359.1)和“包含鉛-碲-鋰-氧化物的厚膜漿料以及它們在半導體裝置制造中的用途”(專利號為201180032701.8)發明專利的專利權人。但其發現,聚和股份未經專利權人和被許可人的許可,大量制造、銷售、許諾銷售的單晶硅正銀系列漿料落入上述專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嚴重侵犯了其合法權益。江蘇索特請求判令被告立即停止制造、銷售、許諾銷售侵犯原告發明專利的單晶硅正銀系列產品,并銷毀專用于制造該類漿料產品的設備和相關模具。
據《紅周刊》記者了解,單晶硅正銀系列產品正是聚和股份收入的主要來源,從聚和股份在首輪問詢回復內容來看,2018年至2020年,其單晶正銀產品收入分別為6826.83萬元、6.41億元、23.18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高達32.31%、71.97%、92.64%。這意味著,聚和股份一旦敗訴,相關產品停止制造、銷售,其收入恐將銳減九成以上,公司整體經營也有陷入癱瘓的風險,屆時恐怕無法登陸資本市場。
附表:聚和股份收入結構情況
化身“黑馬”背后存疑點
其實,聚和股份創立初期并非主要生產單晶銀漿產品,而是將研發重心放在多晶硅電池用銀漿,2017 年,由于下游市場主流電池類型逐步從多晶硅電池向單晶硅電池轉變,為應對下游市場變化,其開始聚焦單晶 PERC 正面銀漿產品的開發。
附圖:聚和股份發展歷程
據招股書顯示,聚和股份稱其在2018年、2019年突破了單晶電池銀漿產品技術難點,進一步查看其專利情況,其原始取得的專利權共16項,但其中大部分的申請時間在2018年以前,2018年、2019年,其申請專利數量僅為5項。
-
無相關信息
- 聚和股份:近2億巨額索賠下 “資金鏈”
- 買買買!海康威視、玲瓏輪胎、埃斯頓被機構
- 快手概念板塊漲幅達2% 因賽集團報21.66元
- 美國科技龍頭多數走強 奈飛漲3.06%
- 治亂需用重典 證券市場“最重量刑”來了
- 港股連創新低遭遇“滑鐵盧” 最大跌幅達34
- 長盛基金:“隱形新能源牛基”和“先進制造
- 機構追捧強勢股 太陽能(000591)因漲停上榜
- 廣宇發展(000537)轉投新能源 可扭轉頹勢?
- 以斷更來對抗資本?李子柒悄悄對決微念
- 四川:到“十四五”末期 物流要邁入“10萬
- 滬指頑強翻紅 兩市成交連續44個交易日上萬億
- 當代審美融通傳統文化 詩意與舞樂交相呼應
- 滬上高校:將紅色文化和奮斗精神注入學子的
- 罕見病并不罕見 一系列政策出臺為患者“減
- 上海:未來三年推動全市70%規模以上企業數
- 第四屆進博會:將實施“五位一體”安全健康
- 文化評論:風清氣正,驅邪扶正,清污去垢
- 西寧外貿:強化短板弱項 駛入轉型升級“快
- 亞美亞:打通貿易鏈路 做高水平進口貿易商
- 無紙化申報退稅快 湖南稅務為自貿建設貢獻
- 湖南自貿試驗區:逾10項全國首創成就“湖南
- 中秋小長假 惠豐餃子樓、惠豐門丁肉餅外賣
- 突出“標桿”引領 北京“兩區”建設再踏新
- 江蘇:做好RCEP區域合作的頂層設計
- “金九銀十” 山西、河南等多地積極籌備“
- 市場穩步復蘇 疫情下餐飲企業也要“七十二
- 層次更高 遼洽會升級“請進來”提速
- “吃”功不可沒 深圳夜間消費火力全開
- 點贊!山西靜樂縣藜麥新品種實現增產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