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和股份:近2億巨額索賠下 “資金鏈”面臨挑戰
雖然,聚和股份在2018年以后申請專利數量不多,但其業績增長卻驚人,2019年、2020年,聚和股份營收增速分別高達310.50%、179.94%,凈利潤增速則分別高達1318.92%、75.63%??焖僭鲩L之下,其營收規模從2018年的2.18億元增至2020年的25.03億元,化身“黑馬”反超此前市場份額穩居前列的帝科股份、蘇州晶銀,成為國內銀漿銷售數量居于首位的龍頭公司。
對于上述情況,《紅周刊》記者早在此前發布的《聚和股份近九成專利來自外購,不做推廣市場份額竟反超行業頭部公司惹人生疑》一文中就曾質疑,聚和股份是如何做到在短期內實現市場份額反超同行業頭部公司的?
目前,聚和股份累計授權專利數量雖然高達152項,但其中近九成專利是依靠外購得來,而非自主研發。且從時間線來看,2020年12月,其以800萬美元價格向三星SDI、無錫三星購買與光伏銀漿生產相關的設備及境內外專利等無形資產,截至2021年5月31 日,其才完成變更登記手續。
那么,2019年、2020年,聚和股份究竟依靠怎樣的專利技術造就了“黑馬”神話?憑借此前的專利能否支撐得起幾十億元的營收?倘若其業績突增真是建立在侵犯了其它公司專利權的基礎之上,那么后續恐將付出巨大的代價。
近2億巨額索賠下
“資金鏈”面臨挑戰
從上述訴訟相關公告來看,江蘇索特還請求判令聚和股份賠償其上述兩起訴訟案件的經濟損失合計1.98億元(每起案件9900萬元),這對于聚和股份來講,可謂是一筆巨款,因為,截至2020年12月末,其貨幣資金僅余2998.74萬元,不足對方索賠款項的兩成。
目前,聚和股份亟待資金輸血,這也是其本次擬科創板上市的主要目的之一。據招股書顯示,其本次IPO擬募集資金10.27億元,其中用于補充流動資金7億元,占募資總額比重為68.17%,其對資金的渴求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紅周刊》記者在此前刊發的《聚和股份“造血”不足,資金鏈堪憂,營收及銷售費用真實性存疑》一文中曾表示,其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0.54億元、-2.07億元、-8.15億元,均為負數,自身“造血”能力差,并從其結算模式、經營模式等多方面論證了其資金鏈堪憂的情況。
因此,聚和股份若后續敗訴,一旦需要按照對方最大索賠額支付近2億元的賠償款,屆時其是否有能力支付還是個問題,即便能籌集到足額賠償資金,其資金鏈恐怕也將面臨巨大挑戰,勢必會對其后續經營產生重大負面影響。
IPO進程恐受影響
目前,聚和股份正處于科創板IPO審核進程中,已經過首輪問詢,但突如其來的訴訟案件,給其IPO進程增添了更大的不確定性。
對此,《紅周刊》記者采訪了從事多年IPO公司輔導工作的專業人士雷勛華,其表示,“該訴訟案件屬于典型的擬上市公司在IPO上市過程中存在知識產權糾紛,原告已上訴,法院也已立案,但尚未作出一審判決。作為一家擬科創板上市的公司,知識產權就尤為重要,核心知識產權不能存在任何糾紛,應該待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或終審判決后再繼續推進IPO上市工作。該知識產權糾紛應該構成被告IPO實質性障礙,嚴重影響被告IPO在上交所的核準進度和證監會的注冊進度。”
上海某事務所合伙人王智斌律師則向記者表示,“訴訟案是否會對IPO造成影響,關鍵在于發行審核機構如何判斷訴訟結果對公司穩健運營造成的影響。這其中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訴訟金額、涉案專利產品是否是公司主營產品等等。”而據上文來看,不論是訴訟金額方面,還是涉案專利產品方面,對聚和股份似乎都影響不小,一旦敗訴,公司運營的穩健性恐將受到巨大挑戰。
此外,由于該訴訟案件尚處于受理階段,后續將進入一審階段,王智斌律師告訴記者,“一審案件的審理期限為6個月,但法院可以根據司法鑒定等案情需要延長審理期限。二審的正常審限是三個月,但二審是由一審法院移交卷宗后才立案,而一、二審移交環節期限沒有法律規定。”由此來看,此類訴訟糾紛案件恐是一場持久戰,聚和股份訴訟的時間成本可能也會拖累其IPO審核的進度。
-
無相關信息
- 聚和股份:近2億巨額索賠下 “資金鏈”
- 買買買!??低?、玲瓏輪胎、埃斯頓被機構
- 快手概念板塊漲幅達2% 因賽集團報21.66元
- 美國科技龍頭多數走強 奈飛漲3.06%
- 治亂需用重典 證券市場“最重量刑”來了
- 港股連創新低遭遇“滑鐵盧” 最大跌幅達34
- 長盛基金:“隱形新能源?;?rdquo;和“先進制造
- 機構追捧強勢股 太陽能(000591)因漲停上榜
- 廣宇發展(000537)轉投新能源 可扭轉頹勢?
- 以斷更來對抗資本?李子柒悄悄對決微念
- 四川:到“十四五”末期 物流要邁入“10萬
- 滬指頑強翻紅 兩市成交連續44個交易日上萬億
- 當代審美融通傳統文化 詩意與舞樂交相呼應
- 滬上高校:將紅色文化和奮斗精神注入學子的
- 罕見病并不罕見 一系列政策出臺為患者“減
- 上海:未來三年推動全市70%規模以上企業數
- 第四屆進博會:將實施“五位一體”安全健康
- 文化評論:風清氣正,驅邪扶正,清污去垢
- 西寧外貿:強化短板弱項 駛入轉型升級“快
- 亞美亞:打通貿易鏈路 做高水平進口貿易商
- 無紙化申報退稅快 湖南稅務為自貿建設貢獻
- 湖南自貿試驗區:逾10項全國首創成就“湖南
- 中秋小長假 惠豐餃子樓、惠豐門丁肉餅外賣
- 突出“標桿”引領 北京“兩區”建設再踏新
- 江蘇:做好RCEP區域合作的頂層設計
- “金九銀十” 山西、河南等多地積極籌備“
- 市場穩步復蘇 疫情下餐飲企業也要“七十二
- 層次更高 遼洽會升級“請進來”提速
- “吃”功不可沒 深圳夜間消費火力全開
- 點贊!山西靜樂縣藜麥新品種實現增產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