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審美融通傳統文化 詩意與舞樂交相呼應
剛剛過去的這個中秋,溫潤而清新的“中國風”澎湃涌來,又“潤物細無聲”地滲入生活。在河南衛視的中秋晚會《中秋奇妙游》中,舞蹈邂逅書法,在宣紙上揮灑出剛柔并濟的《墨舞中秋帖》;在東方衛視中秋晚會《中秋夢幻夜》里,海派剪紙融合現代街舞,《月燃紙上》完成了從二維到三維的“夢幻聯動”;嗶哩嗶哩(B站)中秋晚會《花好月圓會》用“文化彩蛋”打造國風盛會,水上舞蹈《鯉影》淋漓盡致地展現中華傳統文化的神韻;在劇場舞臺上,大型舞劇《李白》《昭君出塞》讓留存在史書上的人物印記變得生動而具體……詩意與舞樂交相呼應,當代審美與傳統文化交融碰撞,架構起跨越時空的橋梁。
近年來,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沃土的舞蹈不斷走進大眾、走向世界,其背后是中國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在Z世代聚集的B站,與傳統文化相關的短視頻受到熱烈追捧,“國風”“國潮”成為重要流行元素。據統計,2020年,B站傳統文化愛好者已達9603萬,國風視頻創作同比增長331%。創新表達方式把傳統文化的迷人魅力置于現代化語境中,將一度消失在大眾視野里的古樸本真之美搬到舞臺上,形成一種時空對話與訴說,顯出強大的藝術生命力。
創新融合造就爆款,讓傳統文化隨著舞蹈“流動”起來
“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東晉書法大家王獻之的《中秋帖》豐潤妍美、散朗多姿,被清高宗弘歷(乾隆皇帝)譽為“三希”之一。河南衛視中秋晚會上的《墨舞中秋帖》以此為靈感,打造出書法與舞蹈的新穎跨界藝術呈現。◆下轉第八版(上接第一版)王羲之第七十五世后代王文杰在節目中扮演王獻之,他在水墨交融的場景中,一氣呵成地書寫傳世墨寶《中秋帖》。中國歌劇舞劇院舞蹈演員陳炳睿化作書寫者筆端的墨點,隨著毛筆的揮舞而騰空翻滾,以極富張力的肢體語言展現書法藝術的精妙和中國舞的飄逸。
“舞者的身份就是‘墨’,他的舞蹈動作實際對劇中王獻之落筆起一個引導作用。我們特意邀請了王羲之第七十五世后人王文杰來扮演王獻之,想講的就是傳承。”河南衛視中秋晚會《中秋奇妙游》總導演路紅莉認為,書法本身就具有文化氣質,用舞蹈語言與之相結合,可以把行云流水的氣韻表現得更為生動。通過“中國節日”系列的創意巧思, 《墨舞中秋帖》與《唐宮夜宴》《祈》等節目形成了獨具韻味的藝術語言和審美風格,創新了電視鏡頭和舞臺表演的融合表達方式。
比《墨舞中秋帖》更具突破意義的創新融合,當屬東方衛視中秋晚會上的《月燃紙上》。在高科技的“撮合”下,栩栩如生的紙人居然變成了《追光吧!哥哥》人氣選手檀健次,引領觀眾走進奇幻夢境。微博話題#檀健次攜手街舞舞者月燃紙上#閱讀量超過6100萬,相關視頻播放量近190萬。非遺傳承人李守白和女兒李詩憶為節目定制了12幅剪紙作品,5位中國街舞舞者則完成了從二維到三維的“穿越”,海派剪紙隨著動感十足的街舞“流動”起來,讓年輕人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活力。
傾情演繹中國文化,讓觀眾了解并愛上東方氣韻
有人說,舞蹈是流動的雕塑,而在中國歌劇舞劇院首席演員唐詩逸看來,中國舞極好地體現了這種流動性。 “中國舞不是靜止的,而是在靜止中有著延伸,給人意猶未盡的感覺。它的欲前先后、欲左先右、欲拒還迎,都代表了東方的審美特質。”中秋節前,她主演的大型舞劇《昭君出塞》在全國各地巡演,表現出華夏民族的大愛情懷和家國情懷。
一批中國頂尖舞者還走出劇場,躋身“云上”,成為在互聯網平臺傳播傳統文化的主力軍。比如,唐詩逸的舞蹈視頻在B站播放量已超過3000萬,她的舞蹈題材從詩詞歌賦到歷史故事均有涉及,舞蹈《碧雨幽蘭》 《鄉愁無邊》甚至成為舞蹈愛好者學習翻跳的模板。近期,唐詩逸嘗試與游戲合作,推出了由著名編導佟睿睿編舞的《雨霖鈴》《鴻音》兩支短視頻,在B站上獲得數百萬的播放量,讓游戲和舞蹈雙雙“出圈”。通過視頻彈幕評論,唐詩逸感受到了青年觀眾對國風國潮的熱情反饋。“我們探索多種元素的融合,以不同形式、在不同平臺呈現中國舞的魅力。在游戲中融入音樂、舞蹈、服飾等中式審美,也是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新途徑。”
在創意巧思的加持下,承載著中華民族文化記憶和情感認同的傳統文化,在當下展現出全新的魅力。在B站中秋晚會《花好月圓會》中, “文華大獎”獲得者宋玉龍、 “荷花獎”獲得者孫晗碩和趙磊等先后登場,他們在微博、豆瓣和B站上吸引了大批舞蹈愛好者。 “舞”與“武”融合碰撞,頂尖舞者們以《鐵馬秋風》 《戰地黃花》《樓船夜雪》 《邊關冷月》四段舞蹈,重新解讀“風花雪月”的含義,體現了中國男兒的陽剛之氣。
令人欣喜的是,中國舞還走向了國際。目前,TikTok平臺上與“Chinese dance(中國舞蹈)”相關的話題總播放量已超過千萬。唐詩逸曾隨中國歌劇舞劇院到美國、墨西哥、德國、法國等地演出,當地觀眾的熱情讓她印象深刻。“我們的舞蹈帶有中國特質,有著中國‘核’。即使海外觀眾不能完全理解中國舞,但他們依舊可以體會到中國文化的魅力。”唐詩逸認為,舞蹈的肢體表達更加抽象,可以給人豐沛的想象空間,更易與觀眾產生共鳴, “我希望通過舞蹈演繹,把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和意韻帶到世界各地,讓更多觀眾了解并愛上東方氣韻。”
-
無相關信息
- 當代審美融通傳統文化 詩意與舞樂交相呼應
- 滬上高校:將紅色文化和奮斗精神注入學子的
- 罕見病并不罕見 一系列政策出臺為患者“減
- 上海:未來三年推動全市70%規模以上企業數
- 第四屆進博會:將實施“五位一體”安全健康
- 文化評論:風清氣正,驅邪扶正,清污去垢
- 西寧外貿:強化短板弱項 駛入轉型升級“快
- 亞美亞:打通貿易鏈路 做高水平進口貿易商
- 無紙化申報退稅快 湖南稅務為自貿建設貢獻
- 湖南自貿試驗區:逾10項全國首創成就“湖南
- 中秋小長假 惠豐餃子樓、惠豐門丁肉餅外賣
- 突出“標桿”引領 北京“兩區”建設再踏新
- 江蘇:做好RCEP區域合作的頂層設計
- “金九銀十” 山西、河南等多地積極籌備“
- 市場穩步復蘇 疫情下餐飲企業也要“七十二
- 層次更高 遼洽會升級“請進來”提速
- “吃”功不可沒 深圳夜間消費火力全開
- 點贊!山西靜樂縣藜麥新品種實現增產66.7%
- 青龍山地瓜:打造“奈曼甘薯”產業 助力特
- “延安小米”推介會在京舉行 了解品牌背后
- 廣州:“粵菜師傅”工程 為鄉村打造餐飲致
- 石嘴山市大武口區:旅游鄉村“電氣化”助力
- 打造海洋經濟合作圈 東北亞經貿合作培育新
- 國慶去哪里旅游呢?00后市場影響力凸顯
- 國潮點燃求職熱情 85.2%的95后愿進入國貨企業
- 喜來登大酒店將第三次拍賣 買家或增加
- 石油板塊午后走強 中國石化漲幅超4%
- 中石油大漲7%股價創新高 市場“魔咒”會再
- “河南考古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名單公布 有
- 21年前只有1300元的她果斷創業 如今營收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