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網貸平臺整改行動升級:禁止設立風險準備金
繼廣東、廈門之后,北京也展開了對網貸平臺的整改行動。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獲悉,北京市金融工作局近期召集部分P2P平臺召開了整改會議,重申網貸監管辦法,提出“禁止平臺設立風險準備金”。后期,經北京市金融工作局篩選出的第一批優質平臺將率先收到整改反饋意見。

對于“禁止平臺設立風險準備金”這一新規定,一位網貸平臺負責人表示,目前大多數平臺都設有風險準備金,根據該規定,這些平臺都需要進行整改。
據了解,風險準備金是指網貸平臺建立一個資金賬戶,從每筆借款中提取一定比例資金放入該資金賬戶,當借款出現逾期或違約時,平臺會有條件地用該賬戶資金償付投資人,此舉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壞賬損失。
對于風險準備金是否意味著平臺提供了增信服務,易觀智庫高級分析師李子川認為,并不是所有的風險準備金都屬于增信行為。增信是指平臺提供擔保,若風險準備金是客戶資金,那么網貸平臺不能算是提供增信服務,但如果風險準備金是網貸平臺的,那么涉嫌提供增信服務。
此外,北京市金融工作局方面透露,北京將對互聯網金融進行“監管沙盒”模式的試驗,以位于房山區的“北京互聯網金融安全示范產業園”作為試驗地。
據悉,“監管沙盒”的主要模式是創造一個“安全區域”,適當放松參與試驗的創新產品和服務的監管約束,激發創新活力。
財路通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監管沙盒”模式可以為金融機構所設計的產品提供一個安全測試的空間,在真實的環境下測試新產品服務商業模式。該模式在鼓勵創新的同時,能夠有效防止消費者利益受到損害。
>更多相關文章
-
無相關信息
24小時熱門資訊
熱門推薦
酷圖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