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超級細菌 擊退看不見的敵人
超級細菌來襲的警鐘,已在今年九月的聯合國大會上敲得響亮。一九三個會員國,共同簽署宣言,要共同對抗超級細菌。這也代表,各國政府、醫院,甚至是你我,也成為這場戰役的一員。
因為這個肉眼看不見的敵人,早已侵害無數性命。更可怕的是,英國于今年發布的「全球抗藥性報告」甚至預估,到了二○五○年,每年因抗藥性感染而死亡的人數,會超過癌癥病人,達一千萬人。
「火災你知道起火點在哪,地震你知道哪邊有問題,但是微生物你看不到,感染了,你都不知道,」拿著厚厚一疊資料的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感染管制室負責人施長慶,和超級細菌的奮戰已超過二十年,他知道這群隱形大軍的可怕。
癌癥病人嚴加戒備
尤其,他任職于癌癥專科醫院,有高達九成五的住院病人是易受超級細菌感染的癌癥病患。美國癌癥協會(ACS)指出,這群人,因為免疫力下降或治療時常插上多個管路等特性,更易受到細菌侵襲,輕則發燒,重則可能引發敗血癥,甚至奪走性命。
好消息是,超級細菌固然可怕,只要做好感染控制,就可以盡量防堵它帶來的危害。
這讓施長慶帶領著院內的感染管制室與跨部門人員全副武裝,以保護癌癥病人安全。在他們的行動下,近五年和信醫院全院受到超級細菌侵襲的比率較醫學中心來得低。例如,和信醫院全院每十個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病患,不到三個是受到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侵襲,而各醫學中心的平均則介于五至六個。
有些錢不能省:院長支持、基層落實
好成績的關鍵,「最重要的是來自院長的支持,再來就是跨部門團隊要能在基層徹底落實,」施長慶分析。
這正符合醫策會副執行長廖熏香在觀察許多醫院案例后,歸納出的感染管制成功方程式,「由上而下的推動,及由下而上的落實!
看似簡單的概念,各家醫院卻不見得都能達成。「若以醫院的營運成本考量,感染管制表面上并不賺錢,而且它是花錢的,」施長慶舉例,要使用一定量的耗材、要愿意騰出病房做隔離,還要讓醫護人力充足,才能有足夠的洗手時間,而這是預防接觸感染的最重要步驟。也因此,不見得醫院經營者都愿意全力支持。
但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全力支持。因為黃達夫本身是癌癥專科醫師,他理解癌癥病人的感染風險,「病人都是很脆弱的,隨時都可能因為感染而走,所以必須要很乾凈,」黃達夫說,「這種事情我非常堅持!
而且他強調,感染控制做得好,病人不會感染、也不用多住院接受十幾天的抗生素治療,既節省健保的醫藥花費,還能讓醫院空出醫護人力與病床,做更好的運用。
黃達夫既秀出決心,也實際撥資源做好感染控制。
例如,蓋醫院之際,他引進特殊的空調設備,減少超級細菌透過空氣橫行的機會。他也給足一定的醫療設備與空間,當病人感染超級細菌,即能被送到單人病房隔離等;有些醫院礙于設備、空間有限,不見得能如此執行。
這讓作為第一線的護理人員很有感,「任何只要是感染相關的措施,院長都很支持,」在院內服務近二十五年的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護理部助理主任王靜誼觀察。
足夠的護理人力,也是黃達夫強調的防堵要點,因為他們是照顧病人的主力。根據健保署二○一五年統計,相較于部份醫院全日平均護病比動輒一比十以上(平均一位護理人員要照顧十位以上病人),和信醫院的護病比多半維持在一比五,這讓護士能有時間好好洗手、也能替病人或家屬做好衛生教育。
這些都是施長慶口中,上層支持,進而能讓下層落實感染管制的關鍵,「當感染控制在醫院得到重視,其他單位的配合度就高,彼此會一起解決事情,慢慢會有互信跟革命情感!
而在一次和信醫院對抗超級細菌的艱困戰役中,更突顯了上下層齊心的重要。
地毯式搜索:敵人到底藏在哪?
當時,超級細菌之一、常引起肺炎、菌血癥,甚至會導致死亡的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CRAB),入侵和信醫院加護病房。從原先只有一個從其他醫院轉來的感染病患,到后來卻接二連三地出現其他案例。
看不見的超級細菌在暗處不斷襲擊,醫護團隊卻毫無頭緒「它在哪里?」、「怎幺傳染開來的?」尤其,CRAB的生命力極強,能在乾燥的環境中存活近兩週,若不趕快找出問題癥結,感染人數可能繼續擴大。
「那次給我們很大的教訓,那壓力非常大,要趕快找出來(超級細菌),不然病人會出事,」即便這已事發多年,但談起那一戰,施長慶的急促語氣,仍能反映當時的肅殺氛圍。
為了和病人安全搶時間,感染管制室、護理部、醫檢部與管理清潔隊員的事務部等共同合作,開始了近一個月的抗菌之戰。
首先,他們將加護病房分成兩邊:「有感染」及「沒感染」,且在院方資源的協助下,護理人員、設備等也另外分成兩組,甚至連走廊也用封鎖線隔成兩道,避免任何可能的接觸感染。
接著,他們像偵探般,展開地毯式搜索:感染病患有沒有曾經共用同組護理人員、相同病床、房間或醫療設備等,團隊從一道道關卡抽絲剝繭。
只要任何地方有超級細菌窩藏的可能性,團隊立即採檢,以揪出它到底在哪里,甚至從空調出口的空氣,到公共空間的遙控器、電話等都不放過,「想到的都去採檢,這很花時間跟精神,」施長慶說。
最后,他們在病床邊、被蓋起來的小小秤重鈕上,發現超級細菌的蹤跡。
「小細節是大關鍵,」施長慶說,這也讓各部門意識到防堵超級細菌,可一點也馬虎不得,否則病人將增加感染風險。因此,在那次事件后,從護理部到清潔單位等,皆重新修訂SOP,讓感染控制更為確實。直至今日,他們落實每週召開感染控制小組會議,持續檢討、改進!笧椴∪撕冒,不能造成病人傷害,」每次代表護理部參與會議的王靜誼說。
那一戰,讓和信醫院化危機為轉機,讓感染控制的落實更為徹底。這也顯示,在醫院高層重視、基層積極落實下,人類和超級細菌的抗戰,不見得沒有勝算。
原標題:防堵超級細菌 擊退看不見的敵人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