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東“70歲高齡”白海豚誤入內河 被困多日狀況惡化——來源:網易新聞
2月9日,從廣東江門中華白海豚省級自然保護區獲悉,一頭相當于人類“70歲高齡”的老年中華白海豚于2月1日誤入江門臺山白沙河,身體狀況惡化。
2月1日,當地民眾在圍觀誤入白沙河的中華白海豚。這頭中華白海豚的體表皮膚感染已進一步惡化。
連日來,由廣東江門中華白海豚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聯合當地海洋漁業、漁政等組成的救護小組已多次嘗試將白海豚驅趕回大海,但其依舊迷路折返回白沙河。因年齡過大,且被困多日,“白海豚的身上皮膚已潰爛感染,身體狀況惡化,出水頻率降低,活動區域減小”。江門中華白海豚省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馮抗抗說。
2月3日,救護小組試圖用驅趕的方法讓中華白海豚重歸大海。
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表示,救援小組將24小時輪值觀察白海豚,并通過聲學儀器、紅外線攝像設備記錄和觀察中華白海豚回聲定位系統和身體狀況健康程度、水下環境,分析白海豚聲音和水下圖像數據,制定適合白海豚身體健康狀況的救援方案。
【延伸閱讀】
中華白海豚被稱為“海上大熊貓”
中華白海豚是一種海洋哺乳動物,在我國主要分布于東南部沿海,粵、閩、桂、港、澳、臺等地經常可以見到。中華白海豚十分珍貴,1988年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瀕危野生動物,中華白海豚被稱為“海上大熊貓”。
科考調查表明,江門中華白海豚省級自然保護區及附近海域具有優良的水質和豐富的海洋生物群落,吸引了包括嬰年期、幼年期、少年期、青年期、壯年期和老年期的全部6個年齡階段的200多頭中華白海豚在此覓食、嬉戲,是目前已知國內第二大的中華白海豚分布區域。根據多年調查監測評估,中華白海豚現僅存近2000頭。
中華白海豚眼睛較小,位于頭部兩側,眼球黑色,視力較差,在水中它們主要依靠回聲定位系統來辨別物體的位置和方向。這個系統位于動物頭部前額隆起處,能夠發布超聲波;通過接收反射回來的信號,白海豚能夠分辨出前方物體的大小、形狀、密度結構和屬性,并作出判斷和反應。白海豚這種特殊功能已被生命科學部門和軍事部門進行仿生學研究。假如回聲定位系統出現“故障”,白海豚就會失去方向,發生誤入內河,擱淺死亡等悲劇。
【關注微信公眾號:石化寶(bweipan)手機也能炒白銀原油,僅需8元即可參與,快來試試吧】
原標題:白海豚被困多日 誤入白沙河體表皮膚發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