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身家1800億 順豐連續漲停王衛躋身中國富豪榜第三
順豐快遞終于上市了,首先需要肯定的是,這是一家偉大的公司。
在中國,干很多事情都很難,尤其是跟大型國有企業搶生意的事情,那是難上加難。順豐快遞在其發展過程中,有一些阻力你是想象不到的,政策層面的不確定性,給順豐這樣的民營快遞公司帶來的威懾時刻存在,順豐快遞瓜分了中國郵政EMS的諸多客戶,從一開始,就沒少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關照”,被調查、罰款是家常便飯。
但這并沒有阻止順豐發展的腳步,2013年招商局集團和中信資本進入,也給順豐的發展注入了安全因素,為最終上市鋪平了道路。
王衛確實是個偉大的企業家,值得馬云敬佩,不過其個人經歷跟中國改革開放之后的第一、二代企業家大同小異。1993年王衛拿著父親贊助的10萬港幣開始了順豐快遞的創業歷程,到如今身價1800億人民幣的巨富,確實非常了不起。不過你要知道1993年能夠拿著10萬港幣創業的人,也不能算作白手起家了。但從另一個角度講,如果當時給你10萬港幣去創業,你能締造一個順豐嗎?
關于王衛,有幾個故事很有意思,說在順豐上市之前的幾年里,諸多PE與VC愿花50萬元只為和王衛共進一頓晚餐;花旗銀行開價1000萬美元中介費只為求得一個合作機會。這些亦真亦假的傳說對一家公司創始人來說,已經是足夠輝煌了,但對于研究一家已經上市的公司到底值不值得投資,并沒有太多的參考意義。
在辯證中了解一個人、一個公司、一只股票,這是投資者必須要學會的。今天寫此文,不是來吹捧順豐的,也不是研究王衛這個人的,真正的目的,是要分析當下的順豐控股這只股票,到底值不值得投資,或者說如何認識這只股票的價值和未來可能性。
在諸多傳說里,最吸引我的是這么一條,說有一次一個順豐快遞員在某公司送快遞時發飆,“我一個月工資1.5萬,會為了你這2000塊錢的禮品丟這個飯碗嗎?”
是的,這就是商業的魅力和邏輯,1.5萬并不是非常高的工資,但請注意,跟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碩士、博士等相比,快遞員只要識字就可以,如果一個剛剛從農村出來的初中畢業生,一個月能夠掙到1.5萬,是個什么概念?這個錢,也許就是他家里一年的全部收入。他干一個月快遞,就能買三個蘋果手機,而他的同齡人,或許為了一個蘋果手機,還得“賣腎”。
當然,1.5萬元每月的工資,在順豐快遞員里面,可能是少數,但不可否認的是,順豐快遞員工資在行業里面,毫無疑問是領先的。對于一家人口密集型企業來說,這也意味著成本是非常高的,但順豐就是在這樣的一個高成本下,依然能夠很好的盈利(2016年凈利超過40億)。這種以人為本的成功,可參考華為。
目前,順豐控股市值已達到2795億,成為A股市場市值前15名的公司,市盈率66.9,股價不到十天飆升了超過60%。按照目前的走勢,順豐控股突破3000億元市值將是時間問題。對比來看,這一市值相當于兩個北京銀行(目前市值1530億),但北京銀行去年的凈利潤超過200億,是順豐控股盈利能力的五倍,目前市盈率只有7.7倍。
當然,站在投資者的角度講,順豐控股肯定不能跟北京銀行比,一個是完全市場化的一家行業龍頭企業,且現在是深市第一股,一個則是很普通的銀行股,因此從簡單的現有盈利水平方面,是不能做比較的,否則難以分析當下正在飆升的順豐股價。
好,那我們來講講概念。快遞這個行業,硬要講概念,是可以的,但并不像IT行業,以及新興科技或醫療、金融等行業,我之前持續寫過樂視,且其中觀點被市場早已驗證(可查閱肖磊看市微信公眾號文章),樂視網能夠把市盈率搞到100倍上方,是因為樂視這種互聯網企業,你一眼看不到邊。而快遞行業不是。
【關注微信公眾號:石化寶(bweipan)手機也能炒白銀原油,僅需8元即可參與,快來試試吧】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