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從實際出發 “運動式”減碳傷害了誰?

發布時間:2021-10-26 11:28:28
編輯:
來源:國際商報
字體: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指引下,一些國家今年加大了能耗雙控的政策執行力度,刺激了能源市場本已緊張的態勢,催生煤炭價格創出歷史新高,再疊加國際天然氣和石油價格的暴漲,直接繃緊了能源市場的供需關系,進一步推高全球能源價格和各國通脹指數。

并且,今年一系列極端氣候現象擾動了民眾不安的心理,也施壓給各國領導人,使后者在氣候問題上推出更為積極甚至激進的做法。如德國明確表示,2022年底關閉本土全部的核電站,2038年關閉所有煤電站,2050年停用天然氣。未來德國將讓清潔能源占比達到100%。今年5月,在全球市值最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股東大會上,新董事會成員希望這家石油公司更快地進行能源轉型,該公司考慮到2050年將其碳排放量減至零。去年開始,包括英國BP石油公司和荷蘭皇家殼牌集團在內的幾家大型歐洲石油公司,均公開承諾將實現碳中和。

全球各國努力降低碳排放,減緩地球持續變暖的進程,希望盡快達成碳達峰和碳中和的愿望是美好的,但良好的意愿需要借助實事求是的能力和手段來逐步實現。但近期全球范圍內能源供應極其緊張,煤炭、天然氣、石油供不應求、價格高漲,而綠色能源又不能及時彌補化石能源空出來的市場,造成全球經濟也因此受到一定沖擊。這一系列事件凸顯出全球能源轉型之路的任重道遠。

10月底G20峰會和世界氣候峰會即將召開,屆時看會議上各成員國是否就碳減排目標予以進一步磋商。不過中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高級顧問、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李俊峰表示,G20對碳減排目標一直存在爭論和博弈,其爭論點在于各國減排的責任和目標進度。相比《巴黎協定》提出本世紀末將全球平均溫升保持在相對于工業化前水平2℃以內、并為1.5℃以內而努力的目標具有法律約束力,但G20并不需要達成一致意見,也沒有目標和約束力,因此此前外媒有關G20下調碳減排目標、降低煤炭減排目標的報道系誤讀。

務實的中國從國內外經濟發展現實的角度出發,要求繼續在能耗雙控目標下保障煤炭供應。10月以來中國煤礦產量逐漸復產。10月19日,中國國家發改委召開煤電油氣運重點企業保供穩價座談會,對下一步保供穩價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包括穩定增加煤炭產量,力爭煤炭日產量達1200萬噸以上等。

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10月20日在“2021年金融街論壇”上表示,2030年前碳達峰意味著未來一個時期中國仍將保持化石能源消費的剛性增長。中國要從實際出發,推動實現“雙碳”目標。其一,要正確看待碳減排。要不斷提高能源效率,穩步降低單位GDP能耗。先做到有效防治大氣污染、守護藍天白云,在此基礎上相對減少碳排放。其二,密切關注世界生態科技突破,積極探索低碳、零碳等新能源,開展碳捕集、封存技術研究和應用,但不能脫離實際,更不能盲目跟風。其三,平穩過渡,不搞“一刀切”和“運動式”減碳。

   原標題:要從實際出發 “運動式”減碳傷害了誰?

>更多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最近更新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