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量化“股權門”結局“爆冷”,袁宇全面“收復”控股權,李碩回歸小股東

發布時間:2021-10-22 12:52:19
編輯:
來源:華爾街見聞
字體:

一場股權大戲突兀發生又戛然而止。

鳴石“股權門”之爭落錘,袁宇取得大股東地位。

資事堂查詢發現,上海鳴石投資的股權比例日前發生變更,上海松盟變更為控股85%的大股東,法人代表變更為袁宇。

穿透股權后,袁宇名義控制鳴石投資超61%股份。

鳴石投資是股票量化私募,受托規模超百億元。截至三季度末,鳴石的產品年內收益位居百億量化私募首位。

一周前,這家私募核心人物袁宇主動“爆料”控制權糾紛,并引發了另一位高管李碩的反擊,雙方隨后各自“拋料引戰”。

這家爭議隨后將股權代持協議公之于眾,如今的工商協議與當初的代持協議表述基本一致。

袁宇取得控股權

據工商變更資料,目前最大股東變更為上海松盟投資有限公司,此前大股東是李碩,他是鳴石投資市場體系負責人,也是本次糾紛的另一個主角。

資料顯示,李碩與袁宇在2010年共同創立鳴石投資,二人是中學同學。袁宇則負責策略技術部。

目前鳴石投資股權格局為上海松盟持85%(穿透后股東為鳴石內部人士),以及兩位外部股東王洋和周晟,二者合計持股15%。

變更股權后的結果,與袁宇最初爆料時的說法基本一致。

當時袁宇聲稱:他本人控制的上海松盟投資持有鳴石50%及35%共計85%股權,他是鳴石真正的實際控制人。李碩名下的50%鳴石股權,為松盟委托其代持。

工商變更后,目前袁宇持有上海松盟72.5%的股份,李碩為10%,王曉晗持股7.5%。

上海松盟相當于鳴石投資內部人的持股平臺。

其中,王曉晗是鳴石對外發行產品時標注的基金經理,他也是最早期創始合伙人。

復盤鳴石控制權爭奪

10月13日早間,一張對話截圖流傳:袁宇對李碩宣布解除他職務表示“震驚”,并稱此舉可能引發“關鍵人條款”,造成投資者巨量贖回。

10月13日傍晚,鳴石投資官方公眾號發布相關“說明”,把這件事情推向了高潮。其中指出,確認袁宇策略技術部負責人的職務已被暫停,并強調鳴石投資自成立以來一直是由持股超50%的單一大股東李碩控制,股權結構穩定清晰,從未發生變化。

10月13日深夜,袁宇發布《告全體員工書》,曝光了他與李碩的股權代持細節,而中基協明確禁止私募實控人的代持。

10月15日凌晨,鳴石投資發表李碩、袁宇二人親筆簽字的聲明,雙方承諾將“積極處理分歧”,并將于10月18日向各方公布協商結果。同時,鳴石旗下部分處于封閉期的產品安排緊急開放“贖回”,供投資者自主決策。

10月18日凌晨,鳴石投資聲明袁宇和李碩已解決好分歧,公司股權明晰確定,并將立即辦理工商登記手續。

可以看出,這場控制權爭奪過程中,觸及了誰是“私募核心”的問題。

股權變更前,鳴石投資官方一方發布的信息是,該機構一直在淡化投資核心人物的影響,鳴石的量化投資是由團隊集體驅動的。而袁宇此前認為,終止其本人在策略組負責人職位,即是違法“關鍵人條款”,會造成投資者贖回。

整個雙方僵持的過程中,還把股權代持問題拋出,出現了“自殺式”爆料。

但最后,整場事件迅速的風平浪靜。

渠道推動開放贖回

在鳴石投資事情持續發酵后,不少銷售機構也在積極行動。

它們除了和鳴石投資協商暫停產品申購外,鳴石旗下部分尚在封閉期的產品也已啟動緊急開放贖回機制,給已有的投資者提供退出的選擇機會。

此前,在一些私募機構的核心基金經理離職前,也有類似的封閉期產品提前開放贖回的安排。

來自渠道的信息顯示,此次贖回不意味著觸發“關鍵人條款”,也不意味著合同發生改變,僅僅是相應于目前事態的一次性贖回安排。

   原標題:百億量化“股權門”結局“爆冷”,袁宇全面“收復”控股權,李碩回歸小股東

>更多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最近更新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