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消費加速轉型升級 深圳文化產業從業者超百萬
第十七屆文博會展會現場。深圳商報記者 韓墨 攝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深圳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文化產業發展充分發揮資本活躍和高科技發達優勢,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截至2020年,深圳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超過10萬家,從業人員超過100萬人,深圳文化產業增加值2200億元,占全市GDP比重8%,年均增速高于全市GDP增速。
產業政策環境持續優化
回顧2021年,深圳文化產業發展以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為抓手,不斷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推動各類文化市場主體發展壯大,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記者近日從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獲悉,2021年,深圳精心編制了《深圳市文化產業高質量規劃(2021~2025)》,提出通過增強兩大核心動能、強化五大發展支撐、實施四大行動、打造十大增長極,形成深圳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體系。《規劃》已征求各相關單位意見,并完成了公開征求意見程序,正按程序提請印發實施。同時還編制了《深圳市培育數字創意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全面梳理數字創意產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和創新平臺,提出數字創意產業發展的目標、重點任務和舉措,確立“一核一廊多中心”的產業布局,初步建立“六個一”工作體系,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產業政策方面,修改完善《關于推進文化與金融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和《深圳市創建國家文化金融合作示范區工作方案》,為創建國家文化金融合作示范區奠定制度基礎,服務深圳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做好產業形勢分析和研究,為政策制定提供決策參考;完成數字文化產業課題調研,梳理深圳市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現狀,聚焦存在問題,提出發展對策。
文博會創新辦展模式
2021年9月27日,第十七屆文博會成功落下帷幕,本屆文博會以整體遷移至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為契機,加快推進展會規模、辦展模式、品牌質量全面升級,充分展現了“新時代、新文博、新會展、新內容、新成效”,辦出了不一樣的精彩。
本屆文博會首次嘗試線上線下結合辦展,線下設置6個展館,共12萬平方米,較第十五屆文博會增加1.5萬平方米。主會場共有2468家政府組團、文化機構和企業參展,比第十五屆文博會增加156家,另有868家機構和企業線上參展。作為“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本屆文博會實現了全國31個省、區、市及港澳臺地區全部參展的“滿堂紅”,展出文化產品近10萬件,近4000個文化產業投融資項目在現場進行展示與交易。不僅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加快建設文化強國的自信與底氣,也顯示了數字賦能和文化傳承、內容創新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帶來的新機遇。本屆文博會還策劃了各類活動500余項,參與人數205.04萬人次,來自108個國家和地區的10865名境外采購商線上觀展采購,共吸引1100余名記者駐會報道。
去年,深圳還推進藝術品保稅倉建設,利用前海自貿區的政策優勢,探索設立藝術品保稅倉,提供藝術品保稅服務。積極推動藝術品拍賣業務開展,支持引導深圳本土藝術品拍賣機構開展藝術品拍賣活動,第十七屆文博會期間成功舉辦了北京保利拍賣“2021(深圳)精品拍賣會”“2021中國書畫專場秋季拍賣會”等系列拍賣活動,總成交7.975億元。
市級文化產業園區71家
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是深圳文化產業發展的基礎和引擎。2021年,深圳嚴格按照市級園區認定條件和程序,做好了新一批次市級園區認定和到期園區重新核定工作,新認定市級園區15家。目前,全市市級文化產業園區達71家。蛇口濱海文化創意產業帶、DCC文化創意園順利通過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創建驗收,全市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達9家。
去年,深圳整合了全市資源,積極推進國家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區(南山區)、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園區(龍崗數字創意走廊)、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創建工作,通過創建集聚產業要素資源,引領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龍崗數字創意產業走廊創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工作領導小組已獲市編辦、市委組織部審批通過。
深圳去年還進一步壯大深圳文化產業智庫力量,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指導市文化產業園區協會謀劃創設“深圳文化產業研究院”(暫命名)以及市文化產業園區協會完成換屆工作,充分發揮市文化產業園區協會作用,通過組織園區間交流合作、舉辦人才培訓班和對外招商對接等活動,提升園區運營管理水平、服務企業和招商能力。通過專項資金資助支持園區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提升管理和服務入駐企業水平。
文化消費加速轉型升級
去年,深圳積極組織開展文化消費專項資助,擴大文化消費,推動實施文創產品開發,增強優秀文化消費產品供給,年內共撥付促進文化消費和文創產品開發項目資助1115.48萬元。加快推進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建設工作,舉辦首屆深圳文化消費季,整合行業協會、重點文化產業園區、龍頭文化企業等社會力量,市區兩級聯動,引導擴大文化消費。
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培育工作取得新突破,雅昌文化(集團)有限公司等19家企業成功入選“2021~2022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相比上批增加4家企業。《“熊出沒”系列產品》等4個項目成功入選“2021~2022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相比上批增多2個項目。
此外,成功舉辦了第二屆大灣區酒店文創產品展,展會面積共5000平方米,分為龍崗、龍華大浪時尚小鎮、工藝美術區及澳門文創區等8個展區,參展企業達124家,展會吸引上萬名觀眾入場觀展。10余家深圳企業與澳門酒店達成初步意向合作,涉及文化、設計、旅游、酒店等領域,進一步促進了內地與澳門文化機構、文化企業合作交流。
作為一座年輕城市,深圳文化產業發展不斷探索創新、匯聚人才,深圳文化產業目前正邁上高質量發展新臺階,不斷打造“文創之城”的新名片。(深圳商報記者 杜翔翔)
-
無相關信息
- 文化消費加速轉型升級 深圳文化產業從業者
- 深圳都市圈建設如何提速提質 建設“軌道上
- 殘疾人公租房合格認租名單出爐 775戶將入住
- 防洪效果顯著 銅鑼徑水庫擴建工程獲大禹獎
- 不應讓“注射無門”堵住治療“最后一公里路
- 與病毒賽跑的大學生志愿者:4天4崗位見證艱
- 中信證券停牌進入配股繳款期 忘繳將虧近6%
- 獐子島辟謠太平洋“游來”扇貝傳聞失實 股
- 小鵬、蔚來、理想等 造車新勢力群雄逐鹿
- 虎元素產品多賽道發車 美食銷量可觀
- 隔夜在岸人民幣HIBOR報1.68%
- 農行獲央行首批碳減排支持工具資金113.68億元
- 中美10年國債最新利差跌至83個基點左右,創
- 日本提供3.5萬億日元的國庫券貼現
- 通租通還!亞運款特色親子“小紅車”上線了
- 香港恒生指數周三開盤上漲0.5%,報24229.78點
- 中國央行今日開展1000億元人民幣7天期逆回
- 中國央行公開市場今日凈投放900億元人民幣
- 湯加火山噴發產生的火山灰已飄到澳大利亞上
- 中國10年期國債期貨上漲0.34645%至101.375
- 西倚西湖 湖濱清波單元要成為高品質宋韻文
- 江南大道隧道將開通 構筑環繞錢塘江快速路
- 個股出現普跌 九安醫療(002432)被機構減持
- Shopify與京東達成合作,加速中國業務擴張
- 智慧城市未來增長可期 海康威視二次成長曲
- 智慧城市漸熱 數字政通(300075)業績估值有
- 煤炭板塊走強 平煤股份、山煤國際等漲幅居
- 孩子王低開高走全日大漲超過7% 遭機構搶籌
- 開年業績分化 華泰柏瑞新金融地產上漲6%
- *ST華塑凈虧564萬 深交所對其實施退市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