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留下的舊郵票和硬分幣還有收藏價值嗎?
對于年輕一輩來說,收藏的最早導師無疑是自己的祖父輩。長輩由于年歷比我們多,因此接觸的東西也比我們多,很多如今已經是收藏品的郵票、錢幣,在他們那時其實都是生活常見常用的事物。小編小時候的收藏品很多也是來自父親或者爺爺的藏品,雖然不一定都有很高的價值,但對于收藏的啟蒙來說,這確實是最有價值的收藏。
有藏友就從自己爺爺家里挖掘出不少的藏品,最近有個藏友就問,爺爺家里好多的舊郵票、舊硬幣、舊糧票,想知道這些東西有沒有價值呢?小編看到這些東西,就想起了以前小時收藏的時候,也喜歡收藏這些信件上撕下來的信銷票,當然如今信件越來越少,基本上都使用郵資封或者郵資戳取代了郵票的存在。而糧票在很多長輩們家里都留有不少未使用的,這都是當年的時代產物。
那這些東西有沒有價值呢?
顯然是:沒有!
先說郵票和稅票。郵票其實沒什么可說的,這位藏友的郵票全都是信銷票,而且基本上都是以前民居或長城系列普通郵票的信銷票,成套還好說,不成套真的根本不存在價值。而1952年的中南區稅票,在網上兩張連體的蓋銷票也才15元的售價,可見其價值并不高。
而糧票之前小編有所簡單討論,糧票雖然是一種票證,但糧票在日常生活中屬于生活必需品,所以在發行量上不具有限量,只是在發行上會有約束。
至于硬分幣,品相本身就非常差,至于能不能發現稀少年份品種,這個就無從得知,但如果沒有,那么浙西硬分幣確實很難被認為是有價值的。
所以,雖然從家里發現的這些老物件有著幾十年的歷史,但是否有價值,還是要看這些收藏品本身是否具有稀缺性,如果有,那么自然就會有價值,如果和普通的一樣,那么就不會有價值。
親愛的讀者您好!能讀到這篇文章說明您是一位很出色的收藏愛好者,或者是收藏家,想了解更多收藏知識,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時代典藏(CCTV-SDDC)。與小編一起分享交流收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