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三月大選風波來臨 退歐情緒或推升貴金屬
歐洲三月大選風波來臨 退歐情緒或推升貴金屬
如果說上周五耶倫加息言論是市場波動“開胃前菜”的話,3月份歐洲大選“正餐”即將降臨,黃金白銀是否重現去年二季度風暴,投資者正拭目以待。
從3月15日荷蘭大選開啟,3月中旬英國正式啟動退歐程序,蘇格蘭或“二次公投”決定是否脫英,緊隨之后是4月初法國第一輪大選,希臘觸及IMF第二輪救助協議最后期限,最終在秋天迎接最關鍵的德國議會選舉。
如果所有的問題都以最壞結果出現:我們將會迎來Frexit(法國退歐), Grexit(希臘退歐), 和Italexit(意大利退歐) 還有可能出現 Dexit(德國退歐)。這可能使歐元崩潰,甚至是歐盟的滅亡。
正如英國退歐公投前,無論是從民調還是從媒體觀點來看,當時主流觀點認為英國不會退歐,市場也因此沉浸在“自滿”情緒當中,最終“黑天鵝“成真。
關注微信公眾號:ywpshb 即可用微信炒白銀和石化寶原油!
但是這一次市場似乎已經有所準備,因此一旦出現黑天鵝事件,雖然不能令貴金屬出現驚天大漲,但也足以支撐金銀價格大幅反彈。
綜合分析,金銀價格當前有所回調,但是我們要注意到,2017年可預計的風險事件仍有很多,包括特朗普未來的政策不確定性,美聯儲加息路徑的不確定以及歐洲多國面臨大選等,而其中最有可能發生的莫過于“歐洲大選”,甚至有可能出現黑天鵝齊飛的景象,屆時金銀市場風暴必將來臨,而真正的“風暴”正是從3月份開始刮起。回調只是大漲后的階段性調整,未來的盛宴還未到來。
荷蘭大選結果可能引發退歐風波
#FormatImgID_1#
作為歐洲大選年的開端,荷蘭的大選結果至關重要。
荷蘭議會眾議院共有150名議員,大選時荷蘭選民們將選出他們心儀的議員。被選出的議席最多的政黨將進行組閣,若該黨議席過半,可自行組閣,但若該黨議席未能過半,則要與其他政黨聯合起來組閣。
目前,荷蘭的政府一般都是由議席最多的政黨聯合其他政黨組閣而成。
民調顯示,極右翼政黨自由黨(PVV)目前支持率最高。近年來,隨著恐怖主義在歐洲蔓延,該政黨迅速崛起。該黨主張強硬抵抗伊斯蘭教,并主張退歐,其“關閉與歐盟的邊境、把交給歐盟的會費收回到人民手中,并承諾一旦當選后將舉行退歐公投”。
在去年6月,在退歐公投結果公布后不久,極右翼政黨自由黨的領袖Geert Wilders就呼吁該國為退歐事項舉行全民公投。
目前,歐洲各國大選可能都面臨著留歐派和退歐派的政黨的競爭,荷蘭作為率先大選的國家,其大選結果或對其他國家形成示范作用,值得密切關注。
不過最新民調顯示,PVV黨目前無法贏得絕對多數(50%)議會席位單獨組閣。假設最終PVV不能獲得更多選票。那么它只能聯合其他較溫和的黨派聯合執政。
然而最大的風險在于,目前Geert Wilders領導的PVV黨支持率正不斷上升。
即使荷蘭PVV黨無法贏得議會絕對多數的優勢,但是,一旦形成以其為主導的聯合政府,那么其脫歐傾向的政治綱領同樣會極大的得到延伸,那么對歐洲民粹主義勢力來講仍然是一個勝利,荷蘭有可能成為民粹主義的重要輸出地,將激勵其他國家的脫歐勢力繼續壯大,歐盟仍會向著分裂的邊緣行進。對金銀來講可能不算盛宴,但仍舊是一道大菜。
財經博客Poundsterling認為,由于Wilders公開仇恨摩洛哥移民的言論,會導致選民故意在調查中回避自己的支持傾向,導致最后的結果偏離調查。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英國公投和美國大選期間。
荷蘭退歐(Nexit)公投概率又多大?
Wilders要發起公投的最大障礙,是荷蘭與英國憲法不同。
事實上,之前荷蘭曾經公投否決歐盟接納烏克蘭的決定,然而“人民”的選擇不能影響到荷蘭立法機構運作。
瑞銀分析師Ricardo Garcia說:“仔細觀察荷蘭立法體系,你會發現Nexit在立法上站不住腳“。
即便Wilders政府改變這個慣例,相比英國,荷蘭人目前更傾向留在歐盟。
Ricardo Garcia認為:“自2012年大選以來,PVV選民基礎逐步迅速擴大。歐盟委員會進行的最新的歐洲民意調查顯示,荷蘭人對歐元和歐盟的支持率,依然高于歐洲平均水平。“
法國:退歐風險也很高
#FormatImgID_2#
在法國,可能誕生一個自二戰維希政府以來,最危險的總統:瑪麗·勒龐。
2017年2月4日,勒龐領導極右翼國民陣線開啟總統選戰,打出“脫歐”和“反移民”旗號吸引選民。她在法國里昂召開為期兩天的大會造勢,并正式公布了其競選綱領的144條許諾。由于她極端反對移民,并且宣揚法國第一,被譽為女版特朗普。
反對移民,尤其是非洲和中東的穆斯林移民(特朗普:√)
反對自由貿易和封閉經濟,倡導貿易保護主義(特朗普:√)
反對歐盟的聯邦主義和技術官僚,認為法國必須退出歐元和歐元區(梅姨:√)
反對全球化,認為全球化會導致法國工業衰落產業外移和失業(特朗普:√)
支持與俄羅斯建立更緊密的關系(特朗普:√)
她還承諾一旦當選,會很快舉行一下兩項公投:
一是“法國優先”,通過修改憲法,將“國家優先”寫入憲法,全面實行比例代表制,取消一些大區等。
二是“脫歐公投”,與歐盟談判收回貨幣、立法、領土與經濟四項主權。
又是“法國優先”又是“脫歐公投”的,完全疊加了特朗普上位和英國脫歐的戲碼,再加上諸多政策傾向和言論與特朗普頗為相似,她也被視為“女版特朗普”。在不久前的一次“愛國主義”演說中,勒龐頌揚“人民覺醒”:“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就像特朗普當選總統成為事實,不僅如此,特朗普還兌現了他的競選承諾。”
歐盟的基礎在于法德同盟,如果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法國選擇離開,歐盟實際上已經失敗,歐元解體只是時間問題。
無論如何,瑪麗·勒龐的強勢給法國大選增加了很多不可預料的空間,正如英國退歐與特朗普上臺一樣,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絕地反擊隨時都會上演。經歷了英國退歐與特朗普的逆襲教訓之后,市場可能更加敏感,在選舉結果出來之前市場就很可能有所行動,市場的擔憂情緒或將提前推升金銀、美元、國債等避險產品。
2月中旬開始,投資者大肆拋售法國國債(導致法債收益率上升),同時買入德國國債避險(導致德債收益率下行)。如果不懂為什么上升和下行,可以理解為法債沒人要,所以需要提高收益率以增加吸引力,而德債因為大家搶著要所以收益率再低也有人要。其結果是德債和法債的收益率之差急劇擴大,比08年金融危機后的水平還高,僅次于2011-12年的歐債危機高峰。
好消息是,2月底勒龐連續爆出政治伙伴“空餉門”丑聞后,她支持率迅速下滑。
iFO和OpinionWay民調3月1日最新民調顯示,在首輪選舉中,她領先排名第二的馬克龍的優勢已經縮小到只有1.5個百分點。
在第二輪選舉中,馬克龍領先優勢依然保持在20個百分點之上。
受此影響,法國10年國債收益率下滑之1%關口之下,與同期德國國債利差下降至 0.68%。
掃一掃關注微信公眾號:ywpshb 即可用微信炒白銀和石化寶原油!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