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高科技沖擊IPO 行業不景氣業績“不給力”

發布時間:2022-01-06 16:56:44
編輯: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字體:

由于行業不景氣,固高科技近年業績也“不給力”,出現連續下滑,更令人驚訝的是,其第一大客戶為關聯方,但關聯交易信息披露并不充分,公允性存疑。此外,其財務數據勾稽關系也存在疑點,數據真實性存疑。

近日,被稱為“大疆教父”的李澤湘帶著自己的公司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固高科技”)向創業板發起沖鋒。

公開資料顯示,固高科技的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證券,此次IPO其擬發行4001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10%。預計募集資金4.5億元,除了補充流動資金外,主要用于運動控制系統產業化及數字化、智能化升級項目和運動控制核心技術科研創新項目。

《紅周刊》記者注意到,報告期內固高科技受下游客戶影響,業績呈現下滑趨勢,想要扭轉頹勢似乎并不容易。而頻繁的關聯交易以及異常的勾稽關系,也令其財務數據的真實性迷霧重重。

行業不景氣 業績“不給力”

固高科技的實際控制人李澤湘、高秉強和吳宏,早已在資本市場名聲鵲起。李澤湘是香港科技大學的教授,其以“導師+學生”的創業模式,成功投資孵化了大疆、云鯨等一系列高科技企業。1999年李澤湘攜手高秉強和吳宏創立了固高科技,時至今日該公司已走過二十多個年頭。

公開資料顯示,固高科技主要專注于運動控制及智能制造的核心技術研發,主要產品包括三大類,分別為運動控制核心部件類、運動控制系統類和運動控制整機類。不過,在翻閱固高科技的招股書后,《紅周刊》記者發現該公司目前仍存在不少的問題。

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1年上半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固高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99億元、2.48億元、2.83億元和1.81億元,2019年的營業收入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538.50萬元、5016.02萬元、2825.75萬元和4488.01萬元,從數據上來看,自2019年起,該公司的歸母凈利潤一路下跌,直到2021年上半年似乎才略有改善,但未來如何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針對2019年業績大幅下滑的原因,固高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受國際政經環境變化及國內宏觀經濟放緩影響,2019年3C等電子制造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出現明顯下降,因此公司營業收入以及歸母凈利潤有所下滑。

據產業信息網發布的《2019年中國電子信息制造行業發展現狀及2020年行業發展趨勢與建議分析》介紹,2019年,我國正式迎來了5G商用元年,當年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3%,增速比上年回落3.8個百分點。此外,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經濟形勢和持續增大的外部壓力下,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利潤、出口等基本面數據增速放緩。作為行業上游的固高科技也間接受到了影響。

從產品來看,固高科技最核心的產品為運動控制核心部件類,在此類產品之中,運動控制器的收入占比最高,報告期內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54.93%、58.85%、62.42%和62.75%,占據了固高科技營收的“半壁江山”。

從其核心產品的銷售情況來看,報告期內的銷量分別為69140臺、54502臺、67703臺和43398臺,其中2019年的銷量同比下滑了21.17%,雖然2020年的銷量有所回升,但是仍然沒有恢復到2018年的水平,至于2021年上半年表現雖有好轉,但全年情況如何,仍有待觀察。

核心產品的銷量出現下滑,那么售價情況又如何呢?據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內運動控制器的銷售單價分別為2889.32元/臺、2863.47元/臺、2877.93元/臺和2844.61元/臺,從該產品的銷售單價不難看出,近年來其核心產品售價整體略有下降,2021年上半年情況仍然未能改觀。

綜上來看,近年來,其核心產品銷量上不去,價格也沒有上漲動力,也就難怪業績會下滑了。在行業景氣度尚未好轉的情況下,其想要扭轉業績頹勢顯然也是十分困難的。

第一大客戶為關聯方

關聯交易公允性存疑

招股書披露,廣東科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科杰”)是固高科技的重要大客戶之一,2018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其均是固高科技的第一大客戶,2019年則是第二大客戶。報告期內,固高科技向廣東科杰的銷售金額分別為2439.46萬元、1106.80萬元、2179.79萬元和1071.52萬元,占銷售總額的比例分別為8.15%、4.47%、7.70%和5.91%。

然而,廣東科杰這位重要的大客戶與固高科技之間卻存在著非同尋常的關系。招股書披露,廣東科杰系持有固高科技5%以上股權的股東澳門明杰實際控制人田嘉杰父親田少華控制的企業,也就是說,廣東科杰是固高科技的關聯方,二者之間存在關聯關系,雙方的交易自然也就是屬于關聯交易了。

既然第一大客戶是關聯方,那么雙方關聯交易的公允性又如何呢?固高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與廣東科杰合作關系穩定,公司向其銷售運動控制核心部件及運動控制系統均系在市場價格基礎上協商定價,與公司向第三方銷售價格不存在明顯差異,定價公允。

然而令人懷疑的是,固高科技并未在招股書中對廣東科杰的具體銷售價格進行披露,也沒有針對非關聯方的售價進行對比,因此固高科技所謂“定價公允”的說法就顯得“空口無憑”了,因此,對于其更多關聯交易公允性的證據還需要公司進一步披露。

值得一提的是,除廣東科杰之外,固高科技曾經存在著向24家關聯公司銷售運動控制系統類等產品的情形,報告期期內,固高科技向所有關聯方銷售商品的金額分別高達4943.99萬元、2501.61萬元、3207.17萬元和1729.65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16.52%、10.11%、11.33%和9.55%。

除了關聯銷售外,固高科技還存在向關聯方采購的情況,據披露,報告期內其合計發生的關聯采購金額分別為762.48萬元、1269.34萬元、89.70萬元和191.04萬元,主要采購內容為設備及配件等,共涉及16家關聯公司。

事實上,固高科技頻繁的關聯交易或許與固高科技的控制人擁有的“多重身份”有關。就拿實際控制人之一李澤湘來說,與其相關的關聯企業就高達15家,截至目前,其仍在多公司身擔要職。此外,固高科技另外一位實際控制人高秉強涉及的公司更多,目前他擔任要職的公司多達50家,而另一股東吳宏及其親屬的關聯公司也高達7家。

雖然固高科技的關聯交易金額算不上十分巨大,但是其涉及到的關聯公司數量卻相當多。根據《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第一章總則的第二條: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應當有利于減少關聯交易、避免同業競爭、增強獨立性;應當有利于提高資產質量、改善財務狀況、增強持續盈利能力。然而固高科技大股東們旗下關聯公司諸多,關聯交易十分頻繁,對于交易的細節披露卻少之又少,這就難免令人懷疑其中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的嫌疑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個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固高科技的實際控制人李澤湘、高秉強以及吳宏在諸多公司擔任要職,難免會分散他們的精力,使得其很難集中精力于固高科技,這對于公司長遠的發展來說,無疑也是不利的。

營業收入數據異常

值得一提的是,固高科技并不算漂亮的營業收入數據似乎也存在著異常。

以2021年上半年為例來看,當期固高科技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為18118.78萬元(詳見表1),按照其所適用的13%的增值稅進行估算,則可以估算出固高科技2021年上半年的含稅營收約為20474.23萬元。

同期,固高科技“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為14868萬元,此外,2021年上半年公司新增加預收款項及合同負債合計303.13萬元,剔除這方面影響后,與2021年上半年營收相關的現金流入了14564.87萬元。將其與同期含稅營收勾稽,有5909.36萬元的差額,這意味著當期有相同金額的營收并未收到現金,理論上,應體現為當期的經營性債權的增加。

事實上,2021年上半年固高科技應收票據、應收賬款余額、應收款項融資和合同資產的合計金額為14457.95萬元,相較于2020年僅僅新增了2134.54萬元,與理論值偏差高達3774.82萬元。

用同樣的邏輯來測算2020年的數據,招股書披露,固高科技2020年的主營業務收入為28301.07萬元,按照13%的增值稅進行測算,可以計算出固高科技2020年的含稅主營業務收入約為31980.21萬元。

同期,固高科技“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為25002.07萬元,預收款項及合同負債較2019年減少了104.96萬元。剔除這方面影響,則與2020年營收相關的現金流入了25107.04萬元,相比當期的含稅營業收入少了6873.17萬元。理論上,當期的經營性債權新增金額應與之相當。

2020年,固高科技應收票據、應收賬款余額、應收款項融資和合同資產的合計金額為12323.41萬元,相較于2019年減少了354.22萬元,與上述理論值偏差高達7227.39萬元。

報告期內,連續兩期固高科技的營業收入數據均得不到經營性現金流和相關債權的支撐,這一奇怪的現象還需要固高科技進一步解釋。

   原標題:固高科技沖擊IPO 行業不景氣業績“不給力”

>更多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最近更新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