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背負房貸比例與男性不相上下 男性應樂觀
(原標題:“婦女節”向“女神節”進化,女性消費、買房兩不誤)
三八婦女節這個節日,在這幾年悄然發生著變化,“婦女”這個詞逐漸被淡出,隨之而來的是“女神”這個詞幾乎涉及到關于婦女群體活動的各個方面。而婦女節也演化出了另一個名字“女神節”。在節日名稱的演變過程中,除了體現女士地位不斷攀升之外,女性“多金”的屬性日漸被強化。
挖財記賬基于用戶2016年全年的記賬數據發現,“女神”的不斷涌現情有可原,就單身男性和單身女性群體生活消費狀況相比較,女性在多項品質生活消費上遠超男性。更出乎意料的是,單身男性中背負房貸的比重,與單身女性此一數據大致持平,顯示房貸支出并不是男女消費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分析人士認為:從心態層面來看,女性比男性更為積極樂觀。
“女神”品質生活消費均高于男性,更青睞奢侈品衣服和包包
網友簡單分析了女神和婦女的區別:女神:身材苗條,氣質優雅,踩著高跟鞋拎著名牌包包在各大商場里閑逛。婦女:腿短腰粗,清湯掛面,穿著運動鞋挎著菜籃子在菜市場里來回穿梭。不難看出“多金”是許多人對女神的標簽了。無獨有偶,挖財數據顯示,在服飾鞋包、化妝護膚、運動健身、旅游度假等能體現品質生活的幾大的消費領域,單身女性的人均消費均高于男性,只有在電子數碼領域,男性消費偏高。其中,單身女性比男性更青睞奢侈品。挖財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在服飾鞋包大類,曾有過奢侈品消費經歷(單筆消費在1萬元以上)的女性占比是男性群體的1.7倍。
網友青帆這樣感慨道:"剛畢業的大學生,同樣的薪資水平下,大多數女生的日常生活幾乎甩開男生兩個階級。"
“女神”背負房貸人數占比與男性不相上下,樂觀心態或促進女性消費
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愿意消費?背負在男性身上的沉重房貸壓力是經常被提及的,在丈母娘眼里“有房有車”的擇婿條件驅動下,單身男性似乎被趕鴨子上架紛紛成了房奴車奴。
但挖財的數據顯示,女性的房貸壓力并非如許多人認知的那樣遠遠低于男性。單身女性人群中有14.4%背負房貸,而單身男性有16.1%背負房貸,兩者幾乎持平。那么女性被普遍“女神”化的原因在哪?分析人士認為,房貸帶來的心理壓力遠大于實際壓力,男性在必須買房買車的雙重心理壓力之下,對花錢投資自身這件事情上表現得更為拘謹;而單身女性受到的社會給予的買房壓力遠小于男性,以比男性更為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奢侈品消費。
有網友這么調侃道:“面對現在的社會現狀,女性習慣給自己加杠桿。手上有一百萬,不會首先考慮買車買房,而是買幾套衣服搞幾個包把自己包裝好,辦一個健身卡,塑造一下完美的體型。而男性出于務實的考慮,更傾向于給自己去杠桿,手上有一百萬,想想首付還差30萬,今年再努努力吧,攢點錢把首付付了,希望房價千萬別漲啊,不然今年又白忙活了。月入兩萬,活成跟月入七千的一樣。”
對此,分析人士認為:從數據可以看出,單身男女現實背負房貸的比例相差并不明顯,男性宜以更樂觀的心態面對買房這件事情,在品質生活上應努力向“女神”們靠攏,對自己更好一點。
【關注微信公眾號:石化寶(bweipan)手機也能炒白銀原油,僅需8元即可參與,快來試試吧】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