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連鎖藥店強勢擴張 第二曲線回歸“藥”而非“店”

發布時間:2022-01-12 16:29:15
編輯: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字體:

基于經營數據的好轉以及估值和股價的底部區域,結合一定的政策利好,目前連鎖藥店已經進入較為舒適的擊球區。預計近期會公布互聯網處方藥管理辦法,目前較大概率出臺的新管理方案更加有利于線下連鎖藥店。

最近幾年,在大街小巷及社區內外,好像突然之間藥店就遍地開花。走過藥店門口,基本上隔三差五就會有大喇叭在宣傳各種促銷活動,好一派熱鬧的景象。除了傳統藥物銷售業務以外,一些前衛的藥店更是開始嘗試銷售日用品和土特產,甚至賣起了奶茶和彩票。

然而,在藥店數量越來越多,零售范圍也越來越廣的同時,單店客流量在疫情的持續影響下已連續兩年出現下滑。很多小藥店在不知不覺中悄然退場。隨著疫情的持續,連鎖藥店的業態正在悄然發生著深刻的變化。

國內連鎖藥店強勢擴張

百米之內,幾家不同品牌的藥店同臺競爭。過去六七年,連鎖藥店發展的主基調就是快速并購擴張,從區域龍頭走向全國布局,連鎖藥房們的目標基本都是每年新增千店以上,積極搶占空白市場。根據2021年三季報披露,上市連鎖藥店如一心堂、老百姓、大參林和益豐藥房的門店總數均已超過7000家,2021年前三季度凈增門店數量均超過1000家,擴張步伐迅速矯健。

中國目前大概有50多萬家藥店,連鎖藥店收購大戰于2015年開啟,在2017年、2018年收購達到高潮,期間單體藥店的收購價格不斷被推升。2018年,老百姓以2500萬元收購安徽藥膳堂大藥房,市銷率達到2.47倍。不過,2020年藥店并購價格回歸合理,市銷率從2018年的1.0倍~1.5倍回歸至2020年的0.5倍~1倍。

幾大連鎖藥店企業從區域龍頭走向全國布局的過程中,并購集合了各個地方的小龍頭企業以后,最終實現全國性布局,在這個過程中,幾大連鎖藥店企業的門店數量和覆蓋區域都得到了極大提升。在高速擴張以及疫情的持續影響之下,幾家公司表現依然優秀。例如,大參林2021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3.55億元,是四家藥店之中最高的,較上一年同期增長17.75%,歸母凈利潤8.18億元;同期老百姓、益豐藥房、一心堂營收同比增長分別也有11.47%、15.91%、13.63%。

筆者認為,連鎖經營本身只是實體門店零售業態的一種呈現形式,因為單店客流無法隨著單店規模的擴大而無限制提升,所以將眾多分散的小店鋪進行集合是實現規模擴張的有效路徑。而在這個成長過程中,如果說連鎖化經營能給企業帶來什么不一樣的東西,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規模效應。

例如從上游來說,規模效應主要體現在藥品方面的集中供應:集中采購可以給企業帶來面對上游企業更高的議價能力,量大從優,從而給企業帶來更低的采購成本。其次,規模化大批量的采購還可以增強物流設施投入的規模經濟,攤低原材料和商品的運輸和儲存成本。因此,在過往以及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藥店集中度提升將是一個很重要的投資邏輯。

第二曲線回歸“藥”而非“店”

但是,隨著藥店擴張步伐逐步慢下來以及飽和式開店帶來的單店客流量下降,通過跨界多元零售是否能為連鎖藥店帶來第二增長曲線呢?看起來熱鬧的跨界多元零售卻經不起推敲,畢竟在這一部分便利店的領先優勢難以超越,后續連鎖藥店的主要投資邏輯還是要回歸“藥”而非“店”,在醫藥銷售專業領域能實現更好發展和布局的企業,才具備更好的投資價值。

2021年5月10日,《關于建立完善國家醫保談判藥品“雙通道”管理機制的指導意見》文件發布,患者也可以通過藥店買到國家醫保談判藥品,并且和在醫院買藥的報銷比例完全一樣。擁有和公立醫院一樣的條件,吸引更多的患者在藥店購買藥品,如此一來,會連帶著越來越多的藥品逐漸在院外的藥店購買,被醫院緊緊攥在手里的處方也隨之流出,在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處方外流開閘。

過往我們國家藥品銷售,公立醫院占據絕對份額,這也滋生了“以藥養醫”的不良風氣,醫患矛盾嚴重,而一旦實行醫藥分離,處方藥外流成熟以后,那么整個市場份額將發生非常深刻的變化。

標簽: 連鎖藥店 強勢擴張 第二曲線 回歸

   原標題:國內連鎖藥店強勢擴張 第二曲線回歸“藥”而非“店”

>更多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最近更新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