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利差的銀行怎么可能不賺錢?你怎么看?

發布時間:2022-01-13 09:09:32
編輯:
來源:金融投資報
字體:

興業銀行日前發布了2021年業績快報,去年全年營收同比增長8.9%,凈利潤同比增長23%。此前,江蘇銀行發布的業績快報顯示,2021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0.72%,蘇農銀行、常熟銀行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均達20%以上。

于是坊間有人調侃,銀行如果去年的凈利潤增速達不到20%,都不好意思拿出來說。

實際上,上市銀行業績增長是有預期的,因為國內的銀行業績增速不會低于M2的增速,也不會低于GDP的增速,這幾乎是篤定的。為什么?因為中國銀行業的利潤大頭來自于存貸差,存貸差和銀行的存款總額有很大關系,這個總額又與M2的總量和增速有著密切的關系。簡單地說,M2釋放的資金,如果大部分進入銀行吃利息,那么銀行的利潤就毫無懸念,而且源源不斷生生不息。所以,很多人擔憂銀行利潤下降是擔心過于了,即便是前幾年凈利潤增速下降,也是為了增加撥備而調整了利潤增速,M2的總量在增長,吃利差的銀行怎么可能不賺錢?

由此就說了第二點,就是撥備調整的問題。實際上銀行對于利潤的調節手段也很多,比如調整撥備就可以實現利潤的增減。興業銀行2021年全年營收同比增長8.9%,其中四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1%,但撥備覆蓋率只從三季度的263%增加到268%,從中就釋放了部分利潤出來,所以其全年凈利潤增長可以達到23%左右。當然,興業銀行能夠調減撥備增速的原因是其不良率在下降,這種情況在經濟增速面臨壓力的背景下能不能持續?其它中小銀行有沒有利用不良率下降調節撥備的資本,這其實很難說。

銀行這個行業還是比較有意思,競爭非常激烈,而且是越大生意越好做。為什么,因為國內的銀行賺錢主要靠兩條:一是利差,二是有政府信用背書的大項目,所以絕大多數銀行都不能稱之為企業,而應該定義為金融借貸機構,在存款市場劃分相對穩定的情況下,誰有項目資源背景誰就能賺大錢,比如大型銀行根本不愁生意,畢竟上述兩種盈利模式基本不需要花費多大的市場營銷。從這個角度看,在經濟景氣度面臨下行壓力的時候,或者消費不振的情況下,越是向零售市場傾斜的銀行可能受影響越大。

當然,經濟增速與銀行盈利增長之間出現越來越大的剪刀差未必是好事,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賺錢難,都在想方設法渡過難關,而唯獨銀行能賺大錢,這顯然不合適。況且,如果實體經濟景氣度不佳,銀行的壞賬隱患也會增大,銀行要么去補充資本金,要么調高撥備率,對利潤增長其實也非常不利。特別是這幾年拉動經濟增長的幾大“火車頭”都面臨減速的壓力,房地產市場堅持房住不炒,進出口受全球供應鏈影響面臨下滑,內需實際上也沒有大幅提升起來,這種情況下如果銀行業還靠著巨額的存貸差“躺賺”,實體經濟會不會更為艱難?

標簽: 吃利差 銀行 怎么可能 不賺錢

   原標題:吃利差的銀行怎么可能不賺錢?你怎么看?

>更多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最近更新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