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募大腕“混戰”“牙科茅”,張坤撤了,葛蘭“加倉”,歸凱焦巍孫慶瑞各自站隊

發布時間:2021-10-15 06:18:16
編輯:
來源:華爾街見聞
字體:

今年三季度果然是公募私募大腕“好戲連連看”的季節。

10月14日晚間,外號“牙科茅”的通策醫療公布季報。這只個股此前因背后有諸多投資大腕“扎堆”而受到關注。

但在公布季報的前一個交易日(10月14日)。通策醫療卻戲劇性的“先跌為敬”。當日上午十點半,該股被大批拋盤砸至跌停板,并一路至跌停收盤,這種極端走勢,進一步拉高了市場對該股的關注度。

晚間的公告果然很驚人。通策醫療的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達到55.09%,但其中第三季度同比增長僅為5.88%。

十大股東中,通策一度的最大流通股東易方達中小盤已經“身影全無”,這或許表明產品管理人張坤對該股有了新的判斷。而另一個“頂流”基金經理葛蘭,則繼續大膽加倉。

除了“牙科茅”外,“醫美茅臺”愛美客也在10月14日晚間公布三季報。愛美客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44.09%。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98.01%。依然有著高增速的它還吸引了一眾牛散的關注。

“頂流”們立場相左

10月14日晚間,通策醫療發布三季度報告,把機構對于該股的分歧充分暴露了出來。

此前的公司中報,張坤、葛蘭、焦巍、歸凱、高毅的孫慶瑞等都在十大流通股東里,但到了三季報,情勢為之一變。

通策醫療的三季報十大流通股名單里,張坤和易方達中小盤基金已經“蹤影皆無”。這意味著,張坤至少已經把年中930萬持股減倉了三分之二以上,甚至不排除全面清倉的可能。

不過另一位醫藥研究出身的“頂流”葛蘭仍舊大手筆持有該股,并連續第二季度成為該公司最大的基金股東。

仔細分析可以發現,張坤在近幾個季度一直在減倉通策醫療,而葛蘭的中歐醫療健康基金,卻是連續第三個繼續加倉。

這顯然表明,葛蘭和張坤,在通策醫療上的觀點,是鮮明的不同。

名將們各自“站隊”

除了上述兩位“頂流”之外,另外一些知名基金經理也在通策醫療上“各自表明立場”。

銀華的“投資明星”焦巍也和葛蘭一起在加倉。他的持股已經增加到了450萬股,持股市值近14億。

另一個私募頂流,前明星基金經理孫慶瑞也類似,一直在加倉通策。

嘉實的“成長一哥”歸凱則在減持,不過它的減持步伐還比較穩健,不像張坤那樣“手起刀落”。

廣發基金吳興武于今年三季度新進成為公司第9大流通股股東。

持股邏輯有變化?

通策醫療的股東分歧,恰恰反映了近階段市場的一個特點,買方機構對重倉公司的“投資邏輯”的重新評估越來越多。

從今年三季度多家券商研究員發布的研究報告看,大部分還是給予了通策醫療正面的“肯定”,諸如省內布局漸成規模、億元擴張穩步推進、突破行業連鎖困局等褒義詞層出不窮。

但實際的持股名單顯示,機構甚至頂流機構們也分歧巨大。

以長線持股聞名的張坤“轉身離去”,以配置能力出眾聞名的葛蘭反而在堅守。嘉實的“成長一哥”已經減倉,而銀華的“成長一哥”卻還在加倉。

加之通策醫療發布了一個爭議比較大的季報,這個關注度估計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

牛散“愛上”愛美客

那邊通策醫療“水深火熱”,這邊“醫美茅臺”小日子卻過得滋潤。

最新發布的“愛美客”三季報顯示,該公司第三季度實現凈利潤2.83億元,同比增長98.01%。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7.09億元,同比增長144.09%。

雖然增速有所回落,但仍在絕對高增長區間。這也帶來了一串連鎖反應。

典型是,大批“牛散”在三季度沖入愛美客,把知名公募都“擠了出去”。

尤其是,“牛撒”劉兆年是股東,作為一個活躍的投資者,也在三季度新進入了愛美客。

至三季度末,愛美客的十大流通股名單中,除了焦巍的銀華富裕基金勉強守住第十名外,其余知名基金全線“隱身”。

這估計也出乎了不少投資者的意料。

   原標題:公私募大腕“混戰”“牙科茅”,張坤撤了,葛蘭“加倉”,歸凱焦巍孫慶瑞各自站隊

>更多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最近更新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