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國各地人均收入排名大比拼 看看你在什么位置(圖)(2)
在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有3個省份超過了2萬元大關,其中上海以25520元高居榜首。緊隨其后的是浙江,達到22866元,是直轄市外各省份中唯一一個農民人均收入突破2萬大關的,比第三名的北京還多500多元。
截止目前,有個別省份未發布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的數據。還有部分省份僅發布城鎮和農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未發布全體居民的人均數據,不過,沿海幾個發達省份在這方面的數據都比較全面。

城鄉差距:貴州最大,浙江最小
城鄉居民收入比反映了區域均衡發展、城鄉一體化情況,在統計的28個省份中,有9個省份的城鄉收入比大于2.72的全國平均水平,說明城鄉差距比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省份全部位于西部,尤其是貴州、云南、青海、陜西的城鄉收入比都超過了3倍。貴州高達3.31,成為全國城鄉差距最大的省份。
為何西部省份的城鄉差距最大?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分析,從全國范圍來看,東部縣域經濟發達,鄉鎮企業眾多,城鄉差距較小;中部和東北地區一馬平川,農業發達,人均耕地面積大,加上有農業補貼,農民收入相對不錯。相比之下,西部地區不少省份經濟發展的客觀條件就比較差,如平原少、山地高原多,土地貧瘠,交通基礎設施也比較落后。
數據顯示,目前有6個省份的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1萬元,分別是貴州、青海、云南、西藏、陜西和寧夏,全部為西部省份。可見西部的農村經濟仍十分落后。
丁長發說,西部地區有很多農村兒童,由于經濟條件所限、飲食跟不上,容易造成營養不良等健康隱患,再加上教育水平滯后,也影響了成年后的就業競爭力。
總體上看,盡管西部省份近幾年經濟發展較快,但其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投資拉動,市場化程度不高、城鎮化率仍比較低。未來要提高西部地區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仍需加大中央財政的轉移支付和資金投入,在交通、教育、醫療等方面增加投入與供給。

相比之下,中東部的城鄉差距要小很多。這其中,城鄉差距最小的省份是浙江,城鄉比僅為2.07,無論是城鎮還是農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8省份排名中列于第三、第二。
丁長發說,浙江是中國市場化程度最高的省份,無論是勞動力要素、土地等制度創新都走在全國前列,大大降低了經濟發展中所需的各種成本、費用。浙江最早在全國實行省管縣,縣域經濟、鄉鎮經濟都十分發達,每個縣都有自己的產業集群,形成了強大的產業競爭力。
從商業文化來看,浙江人的商業氛圍濃厚,并且極富冒險和拼搏精神。“我們那里有很多人都五六十歲了,還在繼續創業打拼。”來自浙江諸暨的張明說。
不過,同為沿海發達省份,第一經濟大省廣東的城鄉差距不僅遠高于浙江、江蘇,也高于山東和福建,成為東部幾個省區中城鄉差距最大的省份。南方民間智庫副主席、廣東省體改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廣東的區域差距太大,未來廣東要縮小城鄉差距,仍需要繼續下大力氣,振興粵東西北,縮小東西北同珠三角之間的鴻溝。
【關注微信公眾號:石化寶(bweipan)手機也能炒白銀原油,僅需8元即可參與,快來試試吧】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