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樂視續命的賈躍亭都是什么來頭?
就在樂視被各界質疑的時候,賈躍亭的同學給他籌集的6億美金,這對樂視來說無疑是個好像是,那么賈躍亭這些長江商學院的同學都是誰呢?
樂視的“救命稻草”來得有點突然。
今天下午傳出消息,樂視控股旗下樂視汽車今日確認獲得6億美金投資,先期支付資金為3億美元,第一筆資金大概12月中旬左右到位。
據悉,此次投資談判時間從昨天開始,今天下午簽訂協議,投資方為樂視控股創始人賈躍亭在長江商學院的多位同學,包括恒興集團、海瀾集團、宜華集團、敏華控股等。目前,股權結構還沒計算,具體條款也暫未公開。
這則消息傳開后,引得網友紛紛感慨:“有了學長學姐,錢都不是問題”。對熟悉賈躍亭的人來說,這樣的戲劇性轉折并不是特別出乎意料。

長江商學院
2011年賈躍亭成為長江商學院第六期總裁培訓班(C6)的一員,C6班上可謂富豪云集。11月5日,是第六期培訓班5周年慶典,C6學員紛紛從各地趕來聚會和表演節目。隨后,在樂視資金鏈出現嚴重問題的關鍵時刻,長江商學院的同學集體參觀了樂視,并愿意在必要的時候為賈躍亭提供幫助。
此后,在11月9日的樂視投資者大會上,賈躍亭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現場投資者也表示聽聞長江商學院的同學要“捐款”,但賈躍亭未置可否。

資料圖
那么問題來了,給賈躍亭提供救命稻草的這些神秘同學,到底都是哪些人?小飯桌梳理發現,這些樂視汽車的新投資者多數是中國的傳統企業家,其中有服裝大亨、金融大亨、木業大亨、沙發大亨等,他們通過長江商學院與賈躍亭結緣,并一直保持著良好關系。
在拿到同學們的關鍵資金后,樂視的危機在一定程度上大為緩解,但能不能最終在這些傳統富豪的支持下走出泥潭尚有變數。現在就來看看,是哪些富豪同學向賈躍亭伸出了援手。
海瀾集團創始人周建平

資料圖
公開信息顯示,海瀾集團成立于1988年,是國內服裝龍頭企業,集團現有總資產500億元,全國各地員工6萬余名,在2015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名列44位,董事長周建平是江蘇省江陰市人。
在2014年的“胡潤富豪榜”上,周建平的身家為280億元。大家熟悉的男裝品牌“海瀾之家”即是周建平旗下資產。
其創業故事也比較傳奇。1988年12月,周建平拿出開照相館積累的30萬元承包鎮屬集體性質的新橋第三毛紡廠時,他在鎮里立下軍令狀:錢,我來出;風險,我來擔;企業辦成了,是集體的;辦砸了,就算我交的學費。當時,毛紡廠共有18名工人。
1991年,當時全國所有毛紡企業都經營著特別紅火的粗紡業務,但周建平決定拋棄粗紡轉型做精紡—一下子要從技術、設備、人才等方面投入1000萬元轉做精紡。
1994年6月,江蘇三毛集團公司成立。1996年,三毛集團公司總資產達到55億元,職工5000人,產銷10億元,生產規模和經濟實力居國內同行前列。2001年,三毛集團公司更名為海瀾集團公司。
2002年9月,“海瀾之家”第一家門店—南京中山北路店正式開業,這種全新的、自選式購衣模式為中國服裝營銷史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緊接著,“海瀾之家”在全國15個城市開設了25家直營店,隨后又陸續吸納了25家有實力和經驗的加盟商。到2013年,海瀾之家實現營業收入71.5億元,凈利潤14.7億元,門店數量增加至3210家。
2012年5月,海瀾之家試圖沖刺IPO,但卻以失敗告終。2014年4月11日,海瀾之家借殼凱諾科技實現上市,市值超過400億元,成為A股最大的服裝企業。
目前,海瀾集團的產業主要包括服裝產業、金融投資、商業投資、文化旅游四個方面。其中服裝產業以海瀾之家為代表,業務涵蓋高檔精紡呢絨、高檔西服、職業服裝的生產和銷售,以及品牌服裝的經營。
金融投資包括股權投資和船舶投資兩方面。股權投資方面,2000年至今,海瀾集團對外投資了華泰證券、圣農發展、廣東發展銀行、江蘇銀行、北京暴風科技等30多個項目,其中圣農發展、華泰證券、東方日升、龍力生物、愛康科技已成功上市。
恒興集團董事長柯希平

資料圖
資料顯示,恒興集團成立于1994年,資產規模超過120億元,業務主要分為地產、礦業、投資、貿易四大板塊,2009年度納稅總額達到3.03億元,成為廈門市民營企業第一納稅企業。
董事長柯希平出生于1960年,1990年從泉州安溪縣城到廈門發展,因投資紫金礦業大獲成功,被人們稱為中國A股里的“掘金客”。2013年福布斯榜顯示,柯希平以11億美元蟬聯廈門首富。
公開資料顯示,1994年柯希平投資2000萬元與人開辦廈門最大的裝飾材料總匯而發家;2000年8月獲委任為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職位;2001年參與廈門市最大的江頭建材市場建設,還投資興建了恒興醫院。
投資方面,恒興集團先后參與投資了有色金屬、電子信息、航空運輸業、金融業等相關產業,曾是紫金礦業、富奧股份的主要股東之一,參股廣州農商行、海南航空、彩虹股份等近十家海內外企業、上市公司。
媒體報道,柯希平當時以0.1元的面值從陳發樹的新華都集團買入了紫金礦業2.6億股的股份。其后,隨著2003年12月23日紫金礦業在香港的上市,柯希平身家倍增。
宜華集團董事長劉紹喜

資料圖
宜華集團成立于1995年,目前宜華集團總資產達90多億元,員工6000多人,控股二家上市公司:宜華木業和宜華地產,擁有國內企業和境外辦事機構20多家,涵蓋木業、房地產、投資三大產業。
董事長劉紹喜出生在廣東省汕頭市,以800元起家,從作坊式小木工場起步,將木制品打造成了國際市場暢銷品牌。作為“宜華系”的實際控制人,2013年劉紹喜曾以41.2億元的資產排在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的331位。
據報道,多年以來,劉紹喜以潮汕地區多家上市公司為平臺在資本市場騰挪,不僅控制著“宜華系”旗下的宜華地產、宜華木業,還曾相繼參股了同樣位于汕頭澄海的多家上市公司,包括東風股份(601515.SH)、驊威股份(002502.SZ)、太安堂(002433.SZ)和金明精機(300281.SZ)四家上市公司。
敏華控股董事長黃敏利

資料圖
敏華控股成立于1992年,其主營業務涉及沙發、床墊、板式家具、家具配件產品的研發、銷售等服務,在美國、新加坡、深圳等全球核心經濟區域和城市設有多家子公司、分公司及關聯公司。
1980年,年僅15歲的黃敏利從福建來到香港,在工廠做工人,每日薪水不足4美元。在接下來的12年里,他一路成為了電子和紡織工廠的經理。1992年改革開放,香港很多工廠紛紛轉戰內地。作為經理,黃敏利當時有兩種選擇:一是跟隨大隊北上,繼續從事工廠管理,二是自立門戶,獨自創業。黃敏利選擇了后者。
1992年,他將一套公寓出售,賺得了12萬美元,用這些錢在對岸的深圳經濟特區投資了一家工廠。黃敏利選擇了家具業,因為該行業不需要投入太多資金,且市場對沙發銷售有潛在需求。黃敏利的冒險帶來了豐厚的回報——第一年的銷售額為300萬美元。
當年只有3名員工的敏華,早在2005年便已赴新加坡上市,將募得的逾兩億港元用于其惠州大亞灣的敏華控股家具工業園的一二期施工。2009年,敏華從新加坡證交所退市,2010年轉回香港上市。
2014年的報道顯示,憑著舒適的沙發等產品,他的敏華控股已經在中國開設了1000家特許經營零售店,營收超過7億美元。
原標題:給樂視續命的賈躍亭都是什么來頭?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