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大佬齊開腔:“我在 2016 學會的最重要的事”

發布時間:2016-12-30 09:58:02
作者:全景財經網 編輯:俊采星馳
來源:項城網
字體:
柳傳志賈躍亭羅永浩程維等齊開腔:“我在 2016 學會的最重要的事”

  2016馬上就要過去了,虎嗅這個2016年終總結,你學會了什么?小編覺得還是極好的。年尾總結一下得失,還是很有必要的。

  小編今年學到最重要的事就是“當你不知道你的夢想時就先去嘗試”。在今年之前,小編一直在想自己的夢想是什么?自己最想做什么?但是想了很久都沒有結果,現在小編依然不知道。但是先嘗試做好現在的事吧,那樣總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想做什么。

  在過去一周里,虎嗅向諸位互聯網與商業大佬、虎嗅作者、虎嗅會員和讀者用戶們發出了這道相同的命題作文——

  “你在2016年學會的最重要的東西是什么?”

  我們收到了各式各樣的答案。現在,我們將這些回答展現出來,希望這些不同面向的總結成為你 2016 年一個豐滿的注腳。

  以下是我們精選的回答(按人名首字母拼音排列),虎嗅進行了簡單地編輯:

  B

  伯通

  虎嗅作者,32歲

  “2016,我學到的就是‘不要脫離舒適區’”

  職場伙伴們最常對我說的一句話是——“伯通,你應該挑戰你的舒適區了”或“試著從你的舒適區里走出來吧”。

  直到最近半年,我突然反過味來,到底是誰規定,人一定要“脫離舒適區”呢?到底什么是“舒適區”,這個定義是什么?

  首先,“舒適”肯定不是醉生夢死不思進取的意思,那種屬于“墮落區”。職場上的舒適指的不是肉體上的安逸,而是一種工作前就對方式和結果有明確預期,工作中無須付出額外痛苦糾結即可按時保質完成,工作完畢不會空虛失落的狀態。所謂“舒適”指的是掌控感、成就感和壓力適應的結合。

  反之,“脫離舒適區”至少打破了以上其中一項:要么是在一個陌生行業或陌生環境下,面對未知毫無掌控感;要么是工作強度非常高或容錯度非常低,導致壓力陡增無法適應;或者是把張飛送去吃齋念佛,讓他當少林寺CEO也不會有絲毫成就感。

  不是我不愿脫離舒適區,而是我不明白脫離舒適區到底能帶給我什么。付出額外的艱辛痛苦與失落,能換來什么。又不是去搞黃賭毒高利貸宗教傳銷的暴富生意,以我過去幾年的經歷來看,這脫離舒適區的性價比,可一點也不高。

  不脫離舒適區不代表不奮斗,不脫離舒適區不代表不思考,不脫離舒適區不代表不能成長為更優秀的人。在我的舒適區內,可以折騰的余地還大著呢!

  (以上內容節選自伯通為虎嗅的撰文《憑什么我要脫離舒適區》,稍后虎嗅會發布全文)

  C

  陳大年

  連尚網絡(WiFi萬能鑰匙)創始人兼CEO,38歲

  “2016,學會放下做運動員的沖動,做好裁判。”

  企業家是裁判不是運動員。

  現代體育領域有一個很自然的規則,裁判不能自己做運動員。對公司來說,企業家應該是裁判而不是運動員,但很多企業家卻經常犯這個低級錯誤,其中就包括我。

  年輕的時候,最能讓我獲得成就感的是“這是我親手做的,這個創意是我的,這個圖標是我設計的”,特別喜歡親自去參與具體工作。后來我去參與具體工作的原因變了,因為“這個事情我的經驗比較多一點,這個工作我得身先士卒做好表率,這次挫折我得和員工同甘共苦”,所以即使自己很累,也逼著自己去參與具體工作。

  然而,一旦企業家成為了運動員,就是在為企業立下一個走向衰落的flag,因為你的裁判公正性會被懷疑。

  當你參與的工作做壞了,你很難給予公正的批評,因為即使你批評了,大家也會覺得你有所保留。當你參與的工作做好了,你也很難讓其他團隊服氣,因為自然有人會說,你做好了是因為你是老板,你有員工無法比擬的資源優勢。長此以往,公司的士氣會被徹底破壞。

  2016年,為了更好的將工作還給員工,我終于下定決心放下了所有的具體工作,去除了一切“負責人:陳大年”的具體工作職責。

  結果是,現在我可以理直氣壯地批評表現不好的團隊,也可以理直氣壯地把優秀的員工帶去北海道滑雪吃米其林三星。

  尤為重要的是,我終于得以保持一個中立的立場,去認真思考我們的業務。

  程維

  滴滴出行創始人兼CEO,33歲

  “2016,路上是打不完的仗。”

  2016年是充滿變化的一年,在技術創新和業務發展上,滴滴都經歷了很多。這期間有坎坷、有波折,也有收獲。也正是這些挑戰,讓滴滴不斷進步,快速發展。

  這也再次提醒我,創業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路上是打不完的仗,創業者也需要擁有一顆鋼鐵一般的心臟。推動行業變革或持續創新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不斷地堅持并為之努力。

  蔡清

  虎嗅會員,31創始人,年齡保密

  “2016,我把抽了快10年煙戒了”

  有兩個方面:有時候創業就像湊份子吃火鍋一樣,快,不是最重要的 ,有節奏才重要,太快了,辣嘴,也燙,還吃不了多少。 有序的控制你的節奏,慢慢聚集能量,可能到最后,你是吃的最多的。

  把抽了快10年煙戒了,感覺身體狀態真的好了很多。

  還有就是知識和方法論是有時效性的,比如說,精益創業,可能在還未被驗證的項目和商業環境中更為適用一點,但是在紅海領域,或者高飽和度競爭行業,可能就不適用。你的知識存儲是需要不斷的更新和升級的。

  D

  Donny

  虎嗅微信粉絲、非學者的哈佛訪問學者 , 38歲

  “2016年,我學會的最重要的事是‘不想改變世界’。”

  之前我挺努力的想改變世界,做不到還焦慮,而且我周圍的人與事也一直告訴我為改變世界付出的本身(不論結果)就是一種有意義的生命追尋。

  2016 這一年,我放浪的脫離原來的人生軌跡,出世,抽離出自己。我疑慮這個世界會好嗎?更發現很多可能所謂的改變越改越糟糕。我反思自己曾經為改變世界所做的那些事,都讓我汗顏。我學會不想改變世界,身心總算踏實了。

  棟棟

  虎嗅微信粉絲,24歲

  “2016,知道有些東西你學不會,也不用學。”

  在埋頭苦干、收藏點贊、有意無意強調自己多累的同時,要敢于面對自己哪些地方有多無力。

  朋友圈與工作相關的內容越多,要警醒自己越來越無趣。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應當是一次悲傷的恥辱。 身心疲憊到不想捯飭自己不想做愛,就更加悲傷了。

  星期五的夜晚蹦兩小時迪,把戲都在那耍完后要舍得回家美美的睡上一覺。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廣告說的好。 “男人,話要少,但要精。”我媽說的真好。

  2016學會的最重要的事 ——知道有些東西你學不會,也不用學。 不要笨著努力,不要努力加戲。

  刁杰

  虎嗅微信粉絲、餐飲業個體戶,30歲

  “2016年,我學會過濾不必要的交際。”

  2016年,我學會了過濾不必要的交際,學會以積極正面形象示人,不在他人面前灰心喪氣,自己一個人消化負面情緒。對于他人的詆毀言論化為雞血打進心里,自己更努力去改善一切。堅持正能量是很有魅力的,保持以正能量發光。

  Duke

  虎嗅會員,產品經理,24歲

  “2016,學會不知道就去自己百度!”

  2016,是你讓我知道了作為一個職場人要有職場素養,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自己就去百度去了解,不恥下問并不適合處于職場中的我們,別人沒有職責也沒有業務去給你我百科解說;

  2016,是你讓我知道了我的粗大條的神經對我的上升有多大的危害,生活就是生活,工作就是工作,必須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2016是你讓我知道了,我的基礎是多么的不扎實,如果沒有你的提醒,也許未來的我是會出任CEO迎娶白富美,但是也會出現基礎不硬一夜萎的情況;

  2016讓我知道了互聯網,了解了皮毛,積累一丟丟,路長需學需謙虛。做個總結:1:不斷的學習,有學習的人永遠不會被淘汰。2:看清自己的弱點和強項,并把自己放在正確的位置上。3:趁年輕,不在乎多走幾條彎路,但選對一條就好。

  F

  小飯(范繼祖)

  80后作家、有營劇場 CEO,34歲

  “2016,我學會面對,面對所有”

  以前失眠,現在不了。哪哪都能睡。通宵工作后我找個電影院買個公認大爛片的票,一覺醒來就能撐一天。

  以前幽閉恐懼怕坐飛機,每一次下飛機的那一刻就像死里逃生。現在特愛飛行,還愛上了空客A320。陌生電梯以前對我來說就像監獄,現在眼睛一閉,走你。

  以前輕微社交恐懼,就怕遇見生人,還一個勁跟我說話,煩。現在有什么場子都想去,新朋友都上去掃微信。都為了獲取更多信息,過濾出對我來說有價值的知識和經驗。現在我一天能跑五個地方,任何可能對我產生業務幫助,互惠互利的新老朋友,我都想去看看他們的辦公室。看看他們書架上放一些什么書,了解他們的業務模式,也更好的熟悉城市的交通環境。

  G

  甘薇

  樂漾影視創始人 ,32歲

  “2016,我學著如何平衡工作與家庭之間關系。”

  對我來說,2016年我學到的事,應該就是如何平衡工作與家庭之間關系吧。從創業組建影視公司,年初監制的網劇《太子妃升職記》大火,到家里迎來了新的小成員,再到現在公司越來越來多的影視、綜藝項目或籌備或上線,一切都走上正軌,可以說,過去一年我收獲了很多。

  現在的我是三個孩子的媽媽,但由于工作事務繁多,陪孩子的時間其實很少。這一年他們有很多成長的瞬間,我都無法親歷捕捉。這是我一個很大的遺憾。對于我來說,可能把更多的時間放在了工作上,還好我的家人都能很支持我這么做,我覺得這也是我的一大幸運之處。

  其實,我還有一個孩子,也就是我的這個公司。這個嶄新公司成立也才一年多,成員大部分都是90后,是一個很年輕的團隊。這一年,我看著這個公司和整個團隊逐漸成長起來。在創業路上,會有感到辛苦的時候,有時也會迷茫。

  但是,這一年我和我的團隊都攜手走過來了。這也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未來我依舊會用心去做個好母親,用心做個好老板,帶領我的團隊打造出更多年輕化的作品,讓工作和家庭的天平保持得更加完美。

  龔宇

  愛奇藝創始人、CEO,48歲

  “2016,我學會如何進行快速編碼。”

  人類社會發展的特別大的一個驅動力是科學技術的創新發展。

  110 年前有了電影,所以有了好萊塢這個巨大的產業的誕生,80年前有了電視,就有了制作電視內容的產業,而我們所說的視頻,才誕生10年。

  驅動力是什么,肯定是技術,不是別的,不是內容創作,不是價值觀的什么變化,一定是技術是最大的驅動力。

  現在,我學會更關心每天新增數千小時的內容如何進行快速編碼,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上線到各客戶端,以及如何保證視頻響應速度和質量。

  H

  黃有璨

  虎嗅作者、三節課聯合創始人,31歲

  “2016,我學會了讓自己遠離自己口中那些‘可怕’的事”

  2016年,因為創業在做一個跟“學習”有關的事,我開始大量寫作和做課程研發,也開始就“運營”持續輸出一些我的理解和方法論,最終還出了一本書。

  意外的是,所有我做的這些事,在行業內都普遍收獲了超出我意料之外的評價和反饋(具體的評價和反饋就不一一展示了,省得太廣告嫌疑),這讓我第一次意識到:原來我在有些事上居然可以把事情做到這個程度?

  我覺得,很多創業者或互聯網人,有時缺的,可能就是一個“在某件事下我擁有某種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能力”的自信。這種信心會讓你更加堅定有力。

  這一年里,我也開始真正找到了一種方式,可以不妄求,不受外界影響,不被恐懼和欲望所綁架,而是讓自己可以長久保持內心的平靜。

  在3-4年前,我總是更關注自己身上有哪些短板,以及該如何補足它們,而到了今天,我更加關注的東西,漸漸變成了如何找到自己身上的長板,然后將其發揮到極致。這樣的變化,讓我可以在創業路上更加專注和心無旁騖。

  在2013年年底我結束自己的第一次創業之旅時,我就開始跟很多人說:我越來越相信,失敗并不那么可怕,真正可怕的事,是你失去了內心的平靜。

  而到了今年,我覺得我才真正做到了可以讓自己遠離我口中那些“可怕”的事。

  謹在年終之際,愿每一個人在新年里都能有更多契機,可以更好的“看清自己”。

  黃明明

  明勢資本創始合伙人,70后

  “2016 ,學習鉆研核心技術領域”

  今年,我們在核心技術和高端制造領域的投資速度加快了。

  對于早期投資來說,“少即是多,慢即是快”——很多時候看核心技術和高端制造領域的項目時,猶豫是因為不懂,心慌是技不如人。而只有當我們變得更加專注,在核心技術領域鉆研越深,扣扳機的速度才能更快,信心也在提高。

  我們挑選這個領域的創業者也如此,要有定力能夠慢下來,打磨好企業和產品的基礎,做時間的朋友,這樣企業的技術壁壘和價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凸顯出來,形成自己的“護城河”。

  J

  賈躍亭

  樂視控股集團創始人、董事長、CEO,43歲

  "2016,我學著把握節奏"

  我常說,樂視要么偉大,要么死亡。要成就一個偉大公司,避免規模陷阱,除了要有一流的戰略能力,組織能力,產品能力,還得學會把握好節奏。

  2016年是樂視生態全球化元年,并且7大子生態完成閉環。但在突飛猛進的戰略與業績背后存在節奏失衡問題。

  第一,七大子生態布局走的過快。布局節奏可以再放緩一些,自身的壓力就不會有那么大,這是第一個節奏和策略的問題。

  第二,全球化擴張的步伐過快。樂視生態同時進入四個區域,對資源的消耗太大,超出了現有的組織能力。

  第三,人員擴張節奏失衡。9個月人員翻了一倍還多,管理壓力巨大。

  戰略決定組織,組織決定成敗。樂視組織能力要與戰略節奏高度匹配。樂視在之前成功顛覆了傳統產業。這一次,樂視要顛覆自我。

  L

  柳傳志

  聯想控股董事長、聯想集團創始人,72歲

  我談談一點觀察和思考。

  2016年在新的環境下,對于中國企業家群體來說,面對的最大挑戰是不確定性。我覺得不確定性大致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第一是中國政經形勢的不確定,包括政策的調整和經濟的變化;第二是國際形勢的不確定,比如歐洲的難民問題,中東人口的大量移居以及美國的大選;第三是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帶來的不確定。

  從聯想自身和中關村的成長經歷可以看到,中國企業“奔日子”的勢頭始終強勁。隨著時間的積累,只要中國人努力,中國企業充分發揮作用,我們沒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同時,也希望政府能夠提供一個好的環境,包括簡政放權,提升社會效率,第二是減稅,同時還要加強產權保護,發揮企業家精神。

  羅永浩

  錘子科技CEO,44歲

  “2016,我認識到實用性創新的重要性”

  One Step 和 Big Bang 可以說救活了事先被普遍不看好的 Smartisan M 系列產品。

  一直以來,錘子科技的 Smartisan OS 團隊都是一個創意過剩的團隊,但我們過去的產品,在所謂的“奇技淫巧”方面投入精力太多這些精巧和感性的設計對改進用戶體驗和塑造品牌形象是非常有益的,但是我們在提高效率的實用性創新方面投入精力相對不足,最終導致產品在一部分鐵桿支持者中非常受歡迎,但普通消費者就比較無感。

  明年開始,我們的產品經理團隊,會把大部分的精力,用于提高實用性方面的創新,來打造更多消費者真正需要的產品。當然,我們也會用一部分的精力,求質不求量,繼續做好那些從心理學和感性層面上真正打動敏感人群的那些“沒啥用”的特性。

  闌夕

  虎嗅作者,29歲

  “2016,自律讓我自由”

  對我而言,2016年是跨入而立之前的最后一年,想到就要被開除出年輕人的行列,總是有些惆悵。

  張愛玲說過,在三十歲之前,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而過了這個年紀,十年八年不過就是指縫間的事情。

  于是常常招待焦慮這位客人,而不再見到名為興奮的玩伴。

  過去的這一年,給我啟發最大的是一家創業公司的產品文案——「自律給我自由」——這六個字教會我管理欲望的必要性,以及超越庸常的可行性。

  很多人都會用很多年才能明白,自由不是天賦,它是被交換所得,沒有充足的籌備,只會對著水月生嘆,狠不下心來克服弱點,最終會連長項也都全盤皆棄。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以及永遠活得有趣,哪怕會用盡全身力氣。

  陸正耀

  神州優車集團董事長兼CEO,47歲

  “2016,我學會長跑”

  最近我的體重一直在降,原因是在跑步。我半年以前開始跑步,當時212斤,跑了六個月,減了30斤,從原來每次只能跑一公里、兩公里,三個月后增加到一次15公里,還報名參加了上海、廈門、福州三個馬拉松。

  我比較喜歡長跑,因為跑步和人生、跑步和企業管理非常像。這里面幾點很重要:

  第一,跑步,你要設定一個目標;一個非常清晰的目標設定好了,就完成它。我昨天說今天跑10公里,跑10公里,再苦再累也要跑下來。

  第二,關鍵的不是和別人去比,而是要超越自我。

  第三,直面困難、直面挑戰,培養你的耐力。

  第四,長跑節奏的掌握。按照自己的節奏不能亂,動作別著急,別走形,按照設定好的目標,一步一步往前走,整體的節奏掌握,這個跟做企業很像。

  第五,專業性很重要。現在跑道上跑步的,95%以上的都是不標準的,我跑步請專業教練,一開始就教動作,先教完動作以后教步頻,以后教速度,自然而然就上去了,動作很重要,專業性很重要。現在,真正沉下心去看管理、看專業的人不多,整個企業管理專業化很重要,跑步專業很重要。

  在我看來,創業就像長跑,要看誰能夠穩穩地跑到最后,剛開始啟動快,跑不到最后沒戲。

  M

  毛大慶

  優客工場創始人,47歲

  “2016,那哀牢山上,王石和褚時健對視的一笑”

  這是我活了這么大、沒來得及想事的唯一的一年,如果說要記住了一件什么事,我只記住了一個手勢和表情,那就是在哀牢山上,王石和褚時健對視的一笑,以及王石的手的動作,波峰波谷,這是印在我2016里一個帶有符號性質的情景和瞬間,很感動,基本上知道了我的人生該往哪走、如何度過。每個人都會有波峰和波谷,都會度過完這一生,如何讓我們的一生過得更值得被記住?

  2016年一眨眼就過去了,我猜2017年也會是,讓自己每一分鐘、每個小時都過的更有意思一點,我想這樣就好。

  Q

  秦漢之封

  虎嗅微信粉絲,廣告公司法人&經理,39歲

  “2016,學會做事要有野心。”

  我聽到王健林的“小目標”的時候,從驚愕到平靜,中間經歷了一個思考的過程。

  同樣是創業他可以擬定大家都認為不可能的目標,很多人認為很扯,沒意義和不著調。但是王的一番話:目標必須要有,就算實現不了至少完成一半呢?把人的潛能最大化的發揮出來。我認識到做事必須要樹立遠大的目標和保持信心。

  這個目標和信心加起來可以說是野心,因為他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和膽識。在創業的道路上我之前給自己的定位很低,但現在我的小目標已經是原來的100倍。先指著山頂,一步一步爬上去。目標總有實現的那一天。

  W

  王中磊

  華誼兄弟副董事長、CEO,46歲

  “2016,依然是內容為王。”

  2016年中國電影市場增長的突然放緩,引發了業內外的普遍關注。有人說這是寒冬到來,也有人說這是短暫的結構性調整。如何應對?我在不斷的反思。

  在我看來,影視行業永遠遵循的是內容為王的規則。只有好故事,才能成為經典。因此,從業者是否能保持一顆匠心,是否能把作品的品質放在首位,這才是制勝的關鍵因素。無論短期內經濟周期如何波動,資本在行業內如何東奔西突,我始終相信萬變不離其宗:優質內容永遠稀缺,數以億計的觀眾永遠渴求。

  2017年就要來了,我想如果所有的創作者和從業者,都能夠對電影藝術懷有信仰和激情,尊重內容、尊重觀眾,那么中國電影和娛樂產業的精彩才剛剛拉開序幕。

  王俊煜

  輕芒聯合創始人,31歲

  

  2016年學會最重要的東西就是,找到你擅長的事情,然后做好它。

  吳甘沙

  馭勢科技CEO,70后

  "2016,我總結了這個寓言。"

  一群跳了十多年現代舞的人,發現內心的熱愛是去大街上跳街舞。可是不會怎么辦?一開始學隔壁老師跳,老覺得別扭;于是自己對著鏡子跳,自high了幾天沒趣了;后來,逼自己來到大街上,用心地跳,加入的人越來越多,竟然形成了街頭的風景;固然大家各有自己的跳法,有點磕磕碰碰,好在大家都熱愛這舞蹈,慢慢融合成了一種新的流派。這幫老青年的下一個舞臺是城市中心廣場。

  X

  徐詩

  山行資本創始合伙人&網易新聞APP創始人,80后

  “2016,身在江湖,更敬畏歷史,敬畏趨勢,敬畏人性。”

  2015年底,趕集、瓜子二手車創始人楊浩涌和我共同創辦了山行資本。

  投資充滿著不確定性,作為產業出身的投資人,相對于我們擅長的創業、管理、研發的可控,對股權投資行業我們越接近真相,越有敬畏心。

  2014年是投資泡沫的頂峰,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機構投資者,一期基金幾乎不存在100倍回報的神話,股神巴菲特近20年每年的年化收益約在22%,在2008年金融危機,僅虧損了9.6%,復利驚人。

  身在江湖,更敬畏歷史,敬畏趨勢,敬畏人性。

  在一個相對下行的經濟周期里進入市場,對投資人來說是個硬幣的兩面,麻煩的是,市場變冷,你投的項目成長借力資本的杠桿效率也會受到波及,幸運的是,篩優質創業公司的門檻會降低,交學費的成本會減少,創業者也會沉下心來,回歸商業本質。

  明年依然會是資本市場擠泡沫的過程。復利是我們最熱愛的美妙的數字,活得夠長夠健康,時間這個朋友才會給你最大回饋。洞察本質,去偽存真,敢于反潮流,嚴守我們的投資紀律和邏輯,會讓我們少犯錯。2017,保持敬畏,我們希望像芒格說的那樣,讓雪球滾得久一些,“霜葉紅于二月花”。

  Y

  俞永福

  高德集團總裁,40歲

  “2016,我最大的收獲是‘觸類旁通’。”

  就我個人而言,最大的收獲是“觸類旁通”。

  這段時間的工作變化非常復雜,從瀏覽器到搜索、游戲、地圖、大數據營銷,再到大文娛,不斷站在不同的山峰、從不同的視角看問題,很忙但很有收獲。業務品類有差別,但前一個業務所積累的一些關鍵要素,對新業務方法論和執行思路的成型,至關重要。

  每件事情之間,看似差別很大,但當你拿著放大鏡去看的時候,總能找到其中的聯結。

  岳世杰

  虎嗅微信粉絲、美國博通公司中國研發中心創始人 ,46歲

  “2016,終于基本理解了‘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

  2016學會了什么? 初中死記硬背的政治經濟學中的“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在我不惑之年才基本理解,為啥不敢說徹底明白?害怕我古稀之年對現在的認識又有顛覆。

  認識了啥?落實到一個點上舉例說明:移動互聯網的崛起,是一種生產力的提升,太多的原有生產關系會被改變!當你的企業莫名的倒閉之時,也許不是你做錯了什么,而是別人做對了什么。

  Z

  周鴻祎

  360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46歲

  學到的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王健林說的“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方說我先掙它一個億。”

  張向東

  700BIKE聯合創始人,39歲

  “2016,明白了:時間是檢驗價值的最高標準。”

  這句話,不是書上讀來的,是我這兩年做自行車做出來的。

  在某一個階段,做自行車重要的是發明,那時候,勝利者是BIANCHI;

  在某一個階段,做自行車重要的是生產,那時候,勝利者是捷安特;

  在某一個階段,做自行車重要的是銷售,那時候,勝利者是渠道商;

  在某一個階段,做自行車重要的是服務的創新,這時候,風頭正勁的是共享單車。

  做事就是取舍,取因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增值的事,舍一時之利、一時之快,才能找到自己的價值。

  獲得收入和利潤的方式會不斷變化,產值、估值會上下起伏,只要自身的能量在不斷積蓄,價值就會越來越不可替代。

  周航

  易到創始人兼CEO,70后

  “一次談話讓我意識到:人越往前走,越應該超越年齡、忘記年齡”

  在過去,我們長期所受到的教育,尤其是當進入互聯網這個超快節奏的行業領域后,一切無不在告訴我們,你必須“只爭朝夕”。恨不得,把一天當作兩天來過,在這個“圍欄”內奔跑的所有人,都有著超高的生命效率與人生濃度。

  多年前,我也曾是做傳統行業出身,如今也深度體驗過如火如荼。常常會和同事、朋友聊起互聯網這一行,大家普遍的共識是,這里的1年,頂其他行業10年。這很棒,你的所有都凝結在這里,是超高度濃縮的人生體驗。

  鑒于此,在過去我們就理所當然的認為,只爭朝夕、爭分奪秒、拼命向前… 更高、更快是一種理所當然的“正確”。還有更多人會慣性的以為,這個行業只屬于年輕人,屬于那些活躍的新新人類。

  我們都害怕自己老去,對我而言,隨著年齡增長,這種壓力和困惑其實也是越來越大的。但一次對話卻讓我有了全新的認識:

  一個人的老與不老該如何去定義?

  如果你認為,在某個年齡,就只能做那個階段“該做”的事,那這本身就是一種“老”的表現。還有一種反之的狀態,就是超越年齡、忘記年齡,隨時都可拿起放下做任何想要去做的事,直到生命的盡頭。那或許才是一種真正的,好的狀態。

  (以上內容節選自周航為虎嗅的撰文《一場關于120歲的湖畔夜話》,稍后虎嗅會發布全文)

  趙揚

  虎嗅會員、創業者,37歲

  “2016,學著摸著石頭過河”

  2016年大半年在搞一個視頻分享,主題是羅馬歷史。

  感悟有幾點:

  1)看起來簡單的東西,做起來可能很難。短短1分鐘視頻背后,可能是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小時的工作量,沒做過的時候可能難以想象。

  2)不同平臺有不同平臺的調性,沒摸過的不知道。萬沒想到最活躍的平臺居然是B站,萬沒想到中學生高中生會對課外的知識投入那么多熱情,并且有那么多知識存量。手機端的今日頭條和PC端的各平臺,不是一個流量大小的問題,是對產品特性要求根本就不同的問題。

  3)社群的玩法。視頻的粉絲群根本不需要我,至少不那么需要我。我只是一個篩選工具,用冷門小眾生澀的視頻,把茫茫人海中喜歡這個主題的人篩選了出來。他們玩的挺好,我不去試圖掌控,可能是最好的方式。

  總之,創業,現在流行叫“精益創業”,其實鄧小平爺爺早說了要“摸著石頭過河”,我覺得如飲一杯烈酒,過程可能并不愜意,但足夠刺激,無論別人是羨慕是嘲諷,但就是有一群人喜歡如此。

  拜拜,2016,哈羅,2017!

  是的,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2016僅剩下一天或不到的余額,短暫回頭后,召喚出你所有的勇氣、熱情、向上向前的動力,繼續為2017年充值吧~虎嗅謹以此文為你祝福!

  感謝各位老師同學的參與,事實上,虎嗅收到的答案不止以上這些,在虎嗅微信(公號:huxiu_com)后臺call 1-36之間任意一個數字,可以提取更多意想不到的精彩~

  2017,咱們繼續見!

  原標題:互聯網大佬齊開腔:“我在 2016 學會的最重要的事”

>更多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 娛樂 | 微盤 | 熱點 | 社會 | 房產 | 國內 | 國際 | 投資 | 理財 | 股票 | 原油 | 財經 | 知識 | | 財經新聞 | 理財 | 股票 | 原油 | P2P網貸 | 銀行 | 投資 | | 房產新聞 | 房價走勢 | 政策法規 | 樓市行情 | | 健康資訊 | 養生指南 | 美容整形 | 健身減肥 | 兩性健康 | | 教育動態 | 政策法規 | 留學移民 | 考試資訊 | | 法律知識 | 汽車知識 | 投資知識 | 醫學知識 | 財務知識 | 股票知識 | 生活小常識 | | 娛樂新聞 | 明星 | 電影 | 電視劇 | 搞笑 | | 創業新聞 | 風投動向 | 創業項目 | 人物故事 | 創業指南 | | 體壇頭條 | 體育明星 | 足球 | 籃球 | | 手游 | 網游 | 頁游 | 單機 | | 景點 | 攻略 | 旅游 | 美食 | | 科技資訊 | 數碼前沿 | 互聯網 | 業界動態 | | 新車 | 導購 | 評測 | 保養 | | 明星娛樂 | 社會萬象 | 搞笑圖片 | 圖說世界 | |
關于我們| 廣告合作| 聯系我們| 鏈接交換| 法律聲明| 手機版
項城網 www.bennys.cn -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法律聲明。
項城網(www.bennys.cn) 版權所有 網站統計
鄂ICP備14010903號-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