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碼金服:構建高端社區里的閉環金融
社區金融,與用戶離得更近,也更有溫度。
飛架在高樓之間的空中走廊是當代MOMΛ的建筑標志,沒有走進過小區內的人可能不知道,這里其實是有著高空泳池和藝術品展示廳的云階行館。
作為典型的富人社區,當代MOMΛ的業主中不乏社會名流。在張揚的建筑風格背后,這個位于北京東二環邊上的小區的甚至低調得有些神秘。
除了云階行館,小區里還有放映小眾藝術片的百老匯電影院、文藝范十足的庫布里克書店、后山音樂空間、蔓蘭酒店、華誼內部放映室、兒童水育中心,以及倍格生態眾創空間……其中的一些商業配套設施并不對外開放。
在當代MOMΛ內部,已經形成了一個多場景的完整社區閉環。這一閉環蘊藏著巨大的金融需求,也具備著支持金融服務的優勢條件。
當代置業(中國)有限公司(1107.HK)旗下的摩碼金服正是這樣一個植根社區服務業主的互聯網金融平臺。
服務于社區業主的互聯網金融
“摩碼金服就是要把社區中的豐富的場景全部鏈接起來。我們掌握大量的用戶數據,同時具備品牌與資產端的優勢,這些都為金融服務提供了支持。”當代置業首席投資官呂曉彤對筆者這樣概括魔碼金服的價值。
2016年9月,摩碼金服”正式上線。陸續推出的產品包括焦距財富管理業務的“摩碼理財”、焦距信貸業務的“摩碼分期”、焦距大數據營運的“摩碼數據”、焦距保險業務的場景化的“摩碼保險”、移動支付“摩碼付”,等等。目前注冊用戶已超7萬。
不久前摩碼金服與惠人貸、中順易金服等平臺合作,針對消費金融市場,開發了汽車分期、教育分期、旅游分期、租房分期等產品,全方位的挖掘和滿足社區生活的金融消費需求。
目前,摩碼金服官網顯示其理財產品主要有定存寶、零活寶和債權轉讓,收益率在年化8%左右。
“中國的中產階級、高收入人群普遍不懂得該如何理財,很多投資行為都是盲目的。”呂曉彤這樣說道。“而摩碼金服更懂用戶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我們在資產端和風控方面有天然的優勢。”
摩碼金服理財產品的資產端主要對接當代置業海內外上市公司、產業龍頭企業,銀行等專業金融機構,以及當代置業產業鏈上的上下游企業。據呂曉彤介紹,當代置業對產業鏈的控制力和尋找優質標的的能力都為資產端提供了保證。
當代置業首席投資官以及第一資產董事兼副經理呂曉彤
呂曉彤認為:“互聯網金融已經進入了2.0時代,與之前草莽初創的階段不同,今天用戶對品牌的信任是關鍵。”
當代置業(中國)成立于2000年,于2013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
在以上市公司信譽作為背書的同時,地產公司、物業公司與業主之間的緊密聯系也為摩碼金服提供了另一層保障。社區金融的線下優勢是純線上互聯網金融模式無法比擬的,社區金融與用戶離得更近,也更有溫度。
但與一般的互金平臺明顯不同,摩碼金服主要服務于當代MOMΛ社區中的10萬業主,宣傳推廣方式也是以線下為主,截至目前,摩碼金服APP注冊用戶已有7萬。而且,其服務對象更多的是家庭而不是個人,場景與區域范圍相對穩定,服務周期也較長。
除了產業界的資產,摩碼金服的理財產品也對接這當代MOMΛ社區內的消費場景和一些業主短期的資金周轉需求。這樣,在社區內就真正形成了一個金融服務的閉環。
而風控方面,摩碼金服不僅掌握業主信息、房產估值等基礎信息,當代MOMΛ社區的高度互聯網化也為風控打下了重要基礎,物業、餐飲、健身館、幼兒園、電影院,甚至垃圾收撿等場景下都積累起了大量的用戶行為數據。
目前,摩碼金服將要開啟A輪融資。呂曉彤表示,未來魔碼金服會有更全面的布局,可能會結合二級市場為業主提供中長期的理財產品。
地產企業結緣金服
近年來,萬達、綠地、恒大、碧桂園等房地產巨頭紛紛涉足互聯網金融,力求為目標用戶打通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但“互聯網+社區金融”的模式在中國尚不成熟。
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全國住宅物業面積將達300億平方米,社區服務消費將超萬億元,在此帶動下,與社區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社區金融服務也將爆發式增長。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社區金融目前還是一片藍海。
如何更高效地打通線上線下、打造基于社區的信用信息系統,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關注微信公眾號:石化寶(bweipan)手機也能炒白銀原油,僅需8元即可參與,快來試試吧】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