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沙龍熱議供給側改革 真融寶吳雅楠呼吁給新金融發牌照
2月26日,人民政協報舉辦兩會前沙龍,將視角聚焦于深化供給側改革。全國政協委員以及新金融企業代表就此均發表了各自觀點并進行積極討論。真融寶董事長吳雅楠更是在會中強烈呼吁監管機構為新金融企業頒發牌照。
今年是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促改革與防風險之間如何深度破局,考驗著監管者智慧,而這也成為眾多經濟、金融領域耳熟能詳的“封疆大吏”、“老司機”履新金融政策制定和監管領域的關鍵原因之一。
“供給側改革尤其是金融的供給側改革刻不容緩,金融科技可以成為金融改革的一個突破口。”吳雅楠博士在會上表示,監管層其實一直在強調,金融行業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同時也是一個強監管的行業,監管部門應該支持更多有金融能力和科技能力的平臺發展。
他呼吁,監管層應該通過設立標準,淘汰一些不合規、沒有持續經營能力的平臺,這樣有利于行業更健康的發展。應該采用發牌照的方式管理新金融行業的發展,扶大限小,通過經營規模、信用資質等指標來衡量一家企業是否可以獲得牌照。
全國政協委員、交通銀行(6.26-0.32%,買入)施羅德基金副總經理謝衛也認為,目前新金融行業魚龍混雜,部分原因是準入門檻過低造成的,應該通過牌照制度的規范新金融行業的發展,通過一定標準進行篩選后,新金融行業最終留下的將是最優秀的公司。
但易通貸CEO康文則認為,新金融行業模式多樣化,頒發牌照無法對全部模式進行規范,而這必然會對新金融的創新造成影響,這將會限制整個新金融行業的發展。
吳雅楠博士最后指出,中國在很多方面還需要小微金融,它們就像中國實體經濟的毛細血管,經濟當中最需要活力、最缺乏資金的中小微企業就需要這些毛細血管輸血。新金融的存在,其實是在彌補傳統金融無法觸達或不愿意服務的空白。而行業的健康規范發展才能更好的為這些毛細血管進行服務。
參加本次沙龍的嘉賓包括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銀監會原主席劉明康,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原總裁梅興保,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建設銀行(5.90-0.84%,買入)原監事長謝渡揚,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策略發展委員會委員方方,全國政協委員、交銀施羅德基金副總經理謝衛等全國政協委員,以及螞蟻金服陳龍教授、真融寶董事長吳雅楠博士等新金融企業代表。
【關注微信公眾號:石化寶(bweipan)手機也能炒白銀原油,僅需8元即可參與,快來試試吧】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