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農業戶口最新消息 30個省份取消農業戶口土地怎么辦
取消農業戶口最新消息 30個省份取消農業戶口土地怎么辦
小編是農村人,所以擁有著農村戶口,但也并沒有發現農村戶口有哪些好處呀!也許是我太粗心,沒注意到,不過很多非農戶口還是一致的認為,農業戶口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優惠,那么現如今30個省份取消農業戶口后土地改怎么辦呢?
北京將取消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9月19日,北京市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正式出臺。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包括北京在內已經有30個省份出臺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具體為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陜西、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黑龍江、吉林、遼寧、重慶、云南、甘肅、青海、福建、江蘇、安徽、貴州、四川、新疆、寧夏、浙江、海南、內蒙古、天津、上海、北京,各地普遍提出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
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各自有哪些權益?
人口專家、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杰華說,農業戶口的權益,主要是宅基地和責任田,特別是在城市化過程中,通過拆遷,可以獲得更多的收益;非農業戶口的權益主要是依附在戶籍上的一些社會福利,包括教育、醫療、就業、保險、住房等方面。
“有些福利是明顯可以看出差別的”,陸杰華說,比如養老金,非農業戶口就要比農業戶口多很多并且沿襲多年,已經很成熟和完善,但農村的養老金建立不滿十年。還有醫療保險,差別也較大,陸杰華解釋,農業戶口參保的新農合一般只保大病,住院才可以報銷,但居民和職工的醫療保險,不但住院可以報銷,門診看病也可以報銷,退休后還有各項醫療費報銷待遇。
“另外還有一些隱形福利”,陸杰華說,比如教育,看似平等,但非農業戶口,可以享受更優質的教育,醫療資源城市也明顯更豐富,質量更優。
至于農轉非后,是否一定要放棄宅基地和責任田?陸杰華認為不一定,戶籍改革有不同路徑,即使放棄土地,也不應該像過去那樣簡單的給予現金補償,肯定要在社保、在基本公共服務上拉近和城里居民的差距,否則僅僅給房子、給錢,福利待遇卻沒有跟上,農民也不會愿意。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表示,現在好多人認為農民失了身份就會失地,其實不是這樣。居民制度不是剝奪農民的財產,而是給予農民平等的身份,平等的待遇。“居民戶口既不是變成非農戶口,也是過去概念的城市戶口”,竹立家說,而是強調在國土范圍內,都是平等的身份。
2014年7月,《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出臺,明確指出要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和由此衍生的藍印戶口等戶口類型,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至今天,包括北京在內,全國已有30個省份陸續出臺戶籍制度改革方案,超過29個省份提出“取消戶口性質區分”。
為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北京版的《意見》提出“完善農村產權制度”,加快推進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依法保障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同時,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維護集體經濟組織和成員的合法權益。并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服務體系,推動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公開、公正、規范運行。
來自北京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2年底,北京常住人口2069.3萬,其中農村人口285.6萬人,較2010年275.5萬人增加了10萬人。記者查詢發現, 北京此前已取消農轉非限制條件。在今年8月初北京警方集中推出的18項便民服務措施中,提出了“取消北京農業戶籍人員戶口性質由農業變更為非農業條件限制,主動申請即可辦理”。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