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籍制度改革有什么影響? 取消非農戶口有什么影響?
戶籍制度改革有什么影響? 取消非農戶口有什么影響?
近日,戶籍制度改革動作頻頻,取消農業戶口可是民生大事,那么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揭秘戶籍制度改革有什么影響? 取消非農戶口有什么影響?
有媒體報道,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包括北京在內已經有30個省份出臺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具體為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陜西、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黑龍江、吉林、遼寧、重慶、云南、甘肅、青海、福建、江蘇、安徽、貴州、四川、新疆、寧夏、浙江、海南、內蒙古、天津、上海、北京,各地普遍提出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


各地普遍取消戶口性質區分
在國務院發布的《意見》中,關于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備受關注。《意見》明確指出,要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和由此衍生的藍印戶口等戶口類型,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體現戶籍制度的人口登記管理功能。
梳理各地出臺的方案可以看出,各地普遍提出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
比如,上海提出取消本市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湖南提出,公安機關戶口登記不再標注戶口性質,不再依據戶口性質統計農業人口與非農業人口;貴州提出,從2015年6月1日起,在“戶別”欄不再登記農業或非農業,統一登記為家庭戶或集體戶,且公安機關不再出具農業或非農業戶籍證明。
北大教授陸杰華表示,居民戶口主要解決過去城鄉分割的戶籍制度,打破城鄉戶籍壁壘,是改革的重要方向。對于北京來說,其難度比其他城市更大。很多農民認為其宅基地是未來生活的保障,因此對轉為居民存有顧慮。所以不能靠強制手段進行改革,要采取措施吸引農民進行登記,這是制度設計要考慮的重要方面。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表示,現在好多人認為農民失了身份就會失地,其實不是這樣。居民制度不是剝奪農民的財產,而是給予農民平等的身份,平等的待遇。“轉居既不是變成非農戶口,也不是變成過去概念的城市戶口”,竹立家說,而是強調在國土范圍內,都是平等的身份。
農業戶口取消后是否要放棄宅基地?“這個不一定。”陸杰華說,戶籍改革有不?路徑,即使放棄土地,也不應該像過去那樣簡單給予現金補償,肯定要在社保、基本公共服務上拉近和城里居民的差距,否則僅僅給房子、給錢,福利待遇卻沒有跟上,農民也不會愿意。(據其他媒體報道)
取消非農戶口有什么影響?
取消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的區別,最牽動人心的影響,莫過于宅基地和自留地的分配使用等問題,因為,當初劃分農業戶口和非農戶口,根本區別就在這里。
雖然現在商品糧供應的問題解決了,不必再像當初一樣強制保留一部分人留在農村發展農業,人口可以自由流動了,甚至是國家鼓勵農民進城買房安家,早日實現城鎮化目標。但是,我們必須得清楚一點,城鄉二元化差異由來已久,農民農村農業遭遇的“剪刀差”待遇不是一天兩天隨著農民進城就可以解決的。城市居民享受的發展紅利,也不是農民進城之后就可以大家平均享用。比如,戶口所帶來的受教育、醫療、養老等資源。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