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糧食物流業“十三五”發展規劃(附全文)(6)
沿海方向,發展環渤海、東南沿海等港口節點,提升沿海港口糧食集疏運能力,完善連接內陸的海上糧食進出口通道。
西北方向,發展塔城、吉木乃、阿勒泰、伊寧、喀什等節點,重點打造面向中亞、西亞的糧食進出口通道。
西南方向,發展保山、芒市、南寧等節點,重點打造面向南亞、東南亞的糧食進出口通道。
(四)提升區域糧食物流水平
優化糧食倉儲設施布局。統籌糧食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實現糧食倉儲物流一體化融合發展。以優化布局、調整結構、提升功能為重點,結合糧食生產、流通形勢和城鎮規劃,以及現有收儲庫點分布,合理改建、擴建和新建糧食倉儲設施,將糧食收儲能力保持在合理水平,實施收儲能力優化工程和產后服務中心建設工程。產區重點完善收儲網點、調整倉型結構、提高設施水平;產銷平衡區重點提升收儲網點的收購、儲備、保供綜合能力;銷區重點加強儲備庫建設、提升應急保供能力。注重區域及單點倉儲的經濟規模,實現資源效益最大化。發展基于橫向通風的平房倉配套快速進出倉技術,提高現有倉儲設施的物流對接效率,實施平房倉物流功能提升工程和物流園區示范工程。加強糧食產后服務體系建設,鼓勵糧食企業等多元主體建設產后服務中心,為新型糧食生產經營主體及農戶提供“代清理、代烘干、代儲存、代加工、代銷售”等服務。
發展區域糧食快速物流。完善收儲企業、加工企業、物流企業的散糧接發設施,支持標準化散糧(面粉)運輸工具示范,引導和形成散糧運輸的社會化服務,全面提升區域內糧食散裝化對接水平,實施物流標準化和裝備工程、應急保障工程;重點解決西南、西北區域內的散糧汽車運輸短板,全面推廣散糧運輸。突出節點的物流集散優勢,提供滿足多元化、多層次需求的經濟、高效、便捷物流服務。以物流為紐帶,促進倉儲企業與應急加工、配送、放心糧油企業開展合作,發展“原糧儲存、成品糧輪出”的業務模式,逐步實現糧食“常儲常新”,降低區域糧食物流成本。
服務糧食市場供應體系。完善批發市場的物流功能,推廣應用“互聯網+”技術,全面提升糧食市場信息化水平,大力發展糧食電子商務,推動糧食流通方式創新發展。健全成品糧油配送中心,構建城鄉糧食應急供應網絡,形成覆蓋城鄉的物流配送體系。
提升糧食加工物流水平。支持大型加工企業完善散糧接收系統和面粉散運發放系統,提升散糧設施對接能力;應用現代化物流模式,發展多元化運輸,完善產品配送系統;鼓勵加工企業積 極參與社會化、專業化分工,將物流業務外包給第三方物流企業。
培育第三方糧食物流企業。支持大型糧食企業加大資源整合和兼并重組力度,聯合鐵路、航運等企業優化糧食物流鏈。鼓勵糧食產業化龍頭企業進行物流業務重組,組建具有行業特色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鼓勵有條件的大型糧食企業(集團)建立物流戰略聯盟。鼓勵和支持糧食物流企業充分利用境內外資本市場多渠道融資,壯大企業實力。
(五)推廣應用新技術新裝備實現糧食物流裝備新突破。
充分重視信息化與糧食物流裝備工業化的融合發展,全面推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的品牌裝備的研究開發與推廣應用,開發節能高效糧食物流裝備,促進裝備大型化、標準化、系列化、精細化發展;嚴把行業準入條件,鼓勵跨行業大型裝備制造企業進入糧食行業,帶動糧食物流裝備水平提升。鼓勵企業加大糧食物流裝備技術創新投入,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鼓勵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聯合,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用深度合作,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大力實施“降本提效行動”,支持和鼓勵企業在糧食物流節點選用占地少、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高的快速中轉新倉型,采用標準化、高效低耗新裝備,提高糧食中轉效率,減少糧食中轉和運輸損失。根據不同區域特點,推廣采用綠色、先進適用的儲糧技術。加強公、鐵、水多式聯運物流銜接技術及標準化內河散糧運輸船只的研發與應用。推廣集裝單元化技術。
全景財經網微信號:石化寶
想獲取財富的秘密,關注微信號公眾號:石化寶(bweipan),回復“理財”獲取財富秘籍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