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逐漸淡出特斯拉?
馬斯克言而有信,2021年Q3,成為了第一個沒有他的特斯拉財報會議。
但這并沒有改變特斯拉強勢增長的狀態。2021年第三季度,特斯拉GAAP營業利潤為20億美元,實現了14.6%的營業利潤率。GAAP凈利潤為16億美元,非GAAP凈利潤(未計股份支付費用)為21億美元,達到歷史新高。
即使是在需要支付1.9億美元以兌現2018年CEO股權激勵的前提下,特斯拉第三季度仍創下多項新紀錄,這主要得益于車輛交付數量的大幅提升以及其他業務的增長。財報中,特斯拉指出14.6%營業利潤率“超過中期預估”。
特斯拉Q3財報的推出不僅打爆了“空頭”,更是向全世界展示了新能源汽車的盈利可能性以及可持續性發展的能力,但是馬斯克的缺席卻讓外界不禁疑問,特斯拉是不是不需要馬斯克了?或者是馬斯克自己不想再當特斯拉的CEO了?
再破紀錄
特斯拉成立的18年間,一直都處于非盈利狀態,即使盈利也是憑借碳積分的售賣階段性盈利。不過到了今年,特斯拉開始擺脫碳積分交易獲利,真正通過靠銷售電動車來實現盈利。
今年上半年,特斯拉的監管信貸收入只有8.72億美元,三季度這一項收入也只有2.79億美元,同比下降30%。因此,即使扣除今年前三季度11.51億美元的監管信貸,今年特斯拉仍實現20.47億美元的凈利潤。
而如此高的凈利潤來自于高利率,特斯拉Q3整車毛利率高達30.5%,也創造了其過去5個季度以來的最高紀錄,扣除積分收入后,毛利率仍然達到恐怖的28.8%。
而特斯拉表示,以上盈利水平是在第三季度平均售價同比下降6%的基礎上實現的。“由于其持續降低成本且降幅大于平均售價降幅,我們實現了營業利潤率的歷史新高。”
這告訴所有新造車勢力一個事實:造新能源能車也能賺錢,當然首先銷量一定要高。
9月特斯拉新車銷量達到56,006輛,環比增長27%,同比增長394%,一舉打破8月超4萬輛的紀錄。國內銷售的新車數量達52,153輛,月銷量同比、環比漲幅,均超過300%。
年初實現國產化交付的Model Y,位于國內單月售33,033輛,甚至超過了獲得100個月中國自主SUV冠軍的哈弗H6,這成為了一個關鍵的分水嶺。而據Q3財報顯示,總交付量達到241,300輛,輕松打破今年Q2創下的201,250輛的歷史交付紀錄,漲幅達到近20%。
一邊是成本下降導致單車售價的下降,另一邊是利潤的提升,特斯拉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經營高光時刻。
Q3財報的向好,也令目前特斯拉手中握有更為充沛的資源。減去資本性支出后的營運現金流(自由現金流)達到13億美元,凈債務和融資租賃負債減少15億美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總計為161億美元。
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特斯拉的負債率正在不斷下降,毛利率不斷提升,所以銷量增長的同時,利潤也不斷提升。
這也給新能源汽車的同行們以提示:盈利的關鍵就是銷量和成本。
18年,特斯拉帶來的,不僅僅是新能源汽車的產品,更是對于汽車行業全方面的革命。
打爆“空頭”
就在Q3財報公布的當天,特斯拉股價大漲3.26%,報收894美元一股。
這段時間特斯拉股價一路上漲,讓Kynikos Associates創始人、大空頭吉姆-查諾斯心里并不開心。他雖然周一透露,仍然維持著對特斯拉的做空,但也表示:“我們仍在用腦袋撞磚墻。”
“特斯拉的股價是明年預期每股盈利的近120倍,而它只是一家汽車公司。”查諾斯表示:“特斯拉估值超過了全球汽車行業其他所有競爭對手的總和,這個風險太大了。”
但看著銷量、利潤創下新高的特斯拉,查諾斯會不會在深夜思考“為何我當初去做空特斯拉?”
看空特斯拉的人被“打爆”,看多特斯拉的人紛紛“高潮”,富國銀行分析師Colin Langan維持特斯拉“持股觀望”評級,目標價由660美元上調至860美元。而美銀證券分析師John Murphy重申特斯拉“中性”評級,甚至將目標價由900美元上調至1000美元。
John Murphy表示,特斯拉三季度業績略好于預期,總體表現穩健;其中,營收與該行預期大致相符,毛利率、尤其是整車毛利率要強于預期;經營費用低于預期致使利潤超出預期。
最重要的是,特斯拉本季度的自由現金流是一個非常良好的狀態,達到了13億美元,這也增加了特斯拉已達到自籌資金狀態這一說法的可信度。
不再需要馬斯克?
“我極力想不做特斯拉的CEO,但我必須做,否則它就會死掉。”在今年7月12日,馬斯克因SolarCity收購案作為被告被傳喚到庭法庭上說“我相當討厭當老板。我是一個工程師。”
再加上這次Q3的財報沒有馬斯克的到來,有人不禁會提出疑問,特斯拉是不是已經不需要馬斯克了?
從財務數據上來看,連續多月的盈利原因是來自于銷量的增長,以及成本不斷下降,同時整個特斯拉在全球的產能以及品牌布局已經處于完善的階段,這個時候需要馬斯克的并不多。
不得不承認沒有馬斯克就沒有特斯拉的今天,但是當特斯拉業績向好,表現穩定,它還需要馬斯克這個CEO 嗎?這個問題誰也無法回答。人們能看到的是,馬斯克持股特斯拉的比例在不斷下滑,從原來最高22.8%下滑到現在17.7%。
雖然馬斯克的個人財富增長,主要是依靠特斯拉,但他的精力并沒有全部放在造車上。除了是特斯拉的CEO外,馬斯克還是航天公司SpaceX,人工智能公司 OpenAI、太陽能發電系統供應商 SolarCity、腦機接口公司 Neuralink等公司的創始人。
從Zip2到Paypal,馬斯克前兩次的創業都紛紛把成果賣出,雖然馬斯克短期不太可能把特斯拉賣出,但是把心意都放到火星探索上,相比已經成熟的特斯拉似乎是馬斯克更想做的事情。
能夠確定的是,馬斯克不會一輩子在特斯拉。他會漸漸從特斯拉的日常管理中脫身出來。
投資者也許會更多看到,馬斯克不再出席特斯拉的財報會議。甚至,會像當初蘋果手機成熟后的喬布斯一樣,漸漸從蘋果淡出,讓別的職業經理人來代替他管理。
那時,特斯拉也會被質疑逐漸平庸嗎?
原標題:馬斯克逐漸淡出特斯拉?
-
無相關信息
- 馬斯克逐漸淡出特斯拉?
- 扛不住了?英國可能要激進加息
- 寧德時代與國家能源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 這個財報季“兇險”,又一只美股明星股財報
- 史上最高獎金!舉報老東家后,德銀“吹哨人
- 又見首日破發,“打新不敗”神話破滅意味著
- 海航集團及相關企業破產重整案各重整計劃(
- 財政部、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將依照全國人
- 摩根大通聯席總裁:通貨膨脹將在明年趨于穩
- 通脹預期走高,英國央行未來一年要加息三次
- 重磅!房地產稅改革試點來了!
- 為趕11月氣候峰會,拜登拼了
- 今冬真的要來“拉尼娜”?商品價格怎么辦
- 東吳宏觀:鮑威爾首提加息,全面評估美國的
- 氣候特使解振華:中國將陸續發布頂層設計文
- 美國供應鏈危機的真正原因!不是中斷,而是
- 漲!漲!漲!成本向消費端的轉嫁可能才剛剛
- 通脹目標、縮表、市場溝通、就業…紐約聯儲
- 新帥新氣象,茅臺依舊值得信仰
- 大宗商品輪番暴漲、通脹預期高漲,行業巨頭
- “黑馬”高楠3季末坐穩百億基金經理,仍看
- 美國高通脹噩夢沒完 新債王“火上澆油”:
- 英國貿易協議懸了:歐盟或因北愛分歧加劇徹
- 商品冰火兩重天 倫鋁一周跌超9% 美油史上
- 拜登首度承認:沒有足夠的票數支持大幅加稅
- 商品冰火兩重天 倫鋁一周跌超9% 美油創史
- 高盛:舊經濟的“復仇”
- 史上首次!美國市場5年通脹預期升穿3%
- 高通脹拖累經濟增長,歐元區10月綜合PMI創
- 連續六次加息!俄羅斯央行將基準利率上調至